充满变数的煤价
自今年8月以来,秦皇岛、广州港的港口存煤量一直居于高位,伴随着港口存煤量的上升是煤炭交易量的锐减。尽管发改委实施强制疏港,使港口存煤量一度下降,但在“十一”长假过后港口存煤量又见反弹,并且数量不断增加。这充分说明煤炭市场需求的下降是不争的事实。高煤价已失去实质性的支撑,并且如果煤价再出现持续上涨,会使得煤炭下游产业的需求难以转换为有效需求,不少电厂和制造业均因为煤价高企而被迫限产。
自今年三季度以来,广州港的煤炭交易状况未见回暖的迹象。广州港的煤炭不少是供给珠三角的制造业,而今年在人民币升值、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爆发等影响下,珠三角制造业不少已经减产或关闭,因此煤炭的需求直接受到抑制。
煤炭需求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决定煤价能否出现阶段性变化的关键因素就是煤炭供给量的变化情况。目前从中央政府下至各地方政府都在强调加大对小煤矿的整顿力度,减少过度开采能力,煤炭供应量会相应下降。从以往历史中可看到,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控制能源的供给量可有效地控制能源价格的下滑。
9月与10月的经济数据也将对煤价的阶段性变化产生影响,8月CPI降幅出乎多数人预料:4.9%,而PPI继续走高:10.1%。CPI的回落是必然,也是上半年紧缩的货币政策见成效的数据表现。但是在目前力保经济增长而采取松动的货币政策的大环境下,CPI的走势难以预料,PPI反映到CPI有一定的时滞性,所以目前居于高位的PPI会对今后的CPI产生压力,未来有通胀压力向上浮动的预期并且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减,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会相应减低。
在今年煤价长期较高的背景下我国北方城市供暖中心都没储备足够的冬煤,而是在对价格进行观望。现处于冬季储备期加上煤价的回落,各省又开始了冬煤的抢运。这轮集中抢运将迅速消化港口存煤,这又给国内煤炭价格走势带来变数。
因此,在各种因素的对冲下,年内国内煤价既缺乏上涨动力也没多少下调的空间。
与国际煤价比较国内煤价的价格波动并不大,因此国内不少用煤企业选择了观望态度。国际煤价的持续大幅下调最终有可能会倒逼国内煤价。国际煤价的下跌看似是对国际原油价格的补跌,但全球经济危机的全面爆发才是直接原因,日本等煤炭消费大国经济出现衰退直接导致煤炭需求量的走弱。因此决定今后国际与国内煤价走势的一大因素就是全球经济的走势。这次经济危机的时间长度很难去估测,但是在此期间各国政府救市的成效、各国过度宽松政策带来的全球通胀、美元汇率走弱致使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调等各种因素都将引起全球煤炭价格的波动。
全球经济即将迎来或已经迎来了硬着陆,09年我国GDP增速将放缓,明年中国的煤炭行业要重现今年前三个季度的无限风光难度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