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3883 10
2015-05-20
我把两个单位的产品分两次消费,如果第一单位的价格由需求曲线比如P=10—Q求得为9,那么第二单位产品的价格如何求呢,是算作8还是9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5-20 21:55:39
你所说的分两次消费是指什么?是指一个消费周期中消费两个单位,还是指在一前一后两个消费周期中分别消费?
如前一种情形,则第二单位商品价格是8;后一种情形,则“第二个单位商品”(其实是第二个消费周期中的第一个单位商品)价格是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20 22:30:02
罗鹏 发表于 2015-5-20 21:55
你所说的分两次消费是指什么?是指一个消费周期中消费两个单位,还是指在一前一后两个消费周期中分别消费? ...
哦哦,我懂了,谢谢。

我是数学专业的,在看高鸿业编写的微观经济学,或许由于是初级教材限制的问题,感觉不严谨的地方非常多,产生了非常多的疑问。

在此再问一个问题,关于消费者需求曲线的问题: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意义到底代表什么?消费者剩余为何利用消费者需求曲线和平衡价格围成的面积表示?我们都知道消费者剩余等于各个消费单位的价格差(心理预期价格与交付价格的差)的加总,假设高鸿业的这种表示是对的,那么这样一来,消费者需求曲线不就是MR曲线了吗,因为此时它上面每一点表示的是该单位的价格,而不是累计单位的平均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21 01:13:46
-Definer- 发表于 2015-5-20 22:30
哦哦,我懂了,谢谢。

我是数学专业的,在看高鸿业编写的微观经济学,或许由于是初级教材限制的问题, ...
需求曲线上的任意一个点是该点对应的价格(纵坐标)下的需求量(横坐标),so,需求曲线是价格和其需求量组合点的轨迹。注意:纵轴是自变量轴,横轴是因变量轴。
这里假定成交价格(即你说的交付价格)等于均衡价格,因为在无外力干预情形下,成交价格会趋于均衡价格。需求曲线与均衡价格水平线围成的面积不是“消费者剩余”,而是消费者剩余的总和(即需求曲线对均衡价格水平线的积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21 01:27:10
有关消费者剩余,请参见曼昆。不要看高鸿业的,他的书里,有很多概念错误和数学表达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21 11:13:27
罗鹏 发表于 2015-5-21 01:13
需求曲线上的任意一个点是该点对应的价格(纵坐标)下的需求量(横坐标),so,需求曲线是价格和其需求量组 ...
不对啊,虽然我很认同你的话,但是曼昆和高鸿业都没有“消费者剩余总和”这个概念,他们都是把消费者剩余当作你的“消费者剩余总和”,曼昆还明确指出: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分别利用各自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与平衡价格线围成的面积表示。铁证如山啊……看得我纠结,就是这种问题导致了我对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意义开始迷惑起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