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1416 0
2008-10-15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持续发酵,这几天,媒体的报道中突然多了一个新的名词:国家破产。更有人为国家破产排了一个候选list,目前领先的是冰岛、巴基斯坦和韩国。这“国家破产”,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经济法上的破产概念其实很简单,资不抵债。进入破产程序,既可由破产人申请,也可由债权人申请。可是换到国家概念上来说,却完全不能类推。以冰岛为例,虽然高额的外债无法到期偿还,可是作为债权国,在这个问题上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好的办法来解决。去向联合国申请变卖冰岛的财产?显然不行。出兵瓜分冰岛?更不可能。所以,冰岛虽然陷入危机,但是如果他破罐子破摔,甚至拿出“欠债的才是黄世仁”的无赖式勇气,那债权国也只能徒呼无奈。甚至乎,债权国可能还不得不主动提起债务重组,以豁免债务、提供援助、延长偿还期限等方式“帮助”冰岛。想想九八亚洲金融风暴,便是同理。因此,国家破产不过是黑色幽默

经济危机不会让国家破产,战争也不会让国家破产。古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其本意相当于“state挂了,country依然在”。以中国为例,从夏商到明清,变换的,不过是城头的大王旗。

地理的变迁也不会让国家破产。那首传唱甚广的《我的中国心》,就表现了海外游子虽然身在异国,但是心怀祖国的心情。所以国家不仅仅是在地理意义上,更是在每一个国民的心中。又如犹太人建国的梦想,到了中东才停顿下来,可以色列并非故土,但又有什么关系呢?

国家虽然不能破产,国民可能就不干了。国家的信用等级因此降到最低点,国民经济和金融体系被彻底给破坏,国民生活陷入困顿。这个时候,不管是民选的政府也好,还是世袭的王朝也好,等待他们的肯定是愤怒的国民。因为,国家破产喻示着行政失败和官员失职

企业即使负债累累但只要债权人认为你依然有偿债能力,那么信用仍可以维系企业的生存和继续,但一旦信用失去,则随时可能进入破产程序。与企业破产的原因一样,政府的破产也始于政府信用的破产。什么样的事情会让政府信用破产呢?比如忙着上电视当众喝奶却拒绝受理受害人的诉讼请求;又比如一个大员下岗了民众却不知道究竟为什么;还比如这个……

Sars危机时,汶川地震时,那些宛如昙花的透明与公开曾经一度让人看到希望、感到振奋,却又好像投石入水,微澜之后死寂依然。还得感谢网络,让真相越来越难以被掩盖。但我们更希望的是,那些被屏蔽的关键字,可以公开被谈论;那些荒谬可笑的通稿,从此扔进历史的博物馆,让开放的阳光沐浴在每一个国人的脸上,让改革的成果为每一个国民所分享。如此,我才可以在每年10月1日,心安理得的祝福: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