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_FDU_复旦大学_上海复旦大学
同为名牌大学,上交复旦谁领先?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以其光速般的蓬勃发展受到了万众瞩目,而坐落在这座城市中的两所名校——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也以其悠久历史和雄厚实力获得了载道口碑。上交秉承“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教育目标而笃行不倦,而校名源自“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复旦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为校训,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强强对决,谁又是胜者?
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在人才培养指标上的表现分别为41.9和42.4,几乎持平,分别位列全国第4名和第3名。
从录取高分考生的情况来看,复旦大学在文科占据绝对优势,在理科也小胜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录取的新生质量总体上优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全国文科的录取门槛不相上下,在理科方面,复旦大学稍占优势。
上交复旦就业率均超95%
两校约六成毕业生选择国内升学或出国(境)深造
根据报告中的统计数据,上海交通大学2014届的本科生就业率为96.76%(截止于2014年8月31日),复旦大学2014届的本科生就业率为97.04%,均超过95%。
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去向可以看出,两校均有60%左右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国内升学和出国(境)深造。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国内升学本科生比例为33.04%,高于选择出国(境)深造的比例(26.30%),而复旦大学有32.45%的本科生选择了出国(境)深造,稍高于选择国内升学的学生比例(30.99%)。
美英及中国香港成为上交复旦本科毕业生出国(境)留学首选国家(地区)
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出国(境)的比例均在30%上下,而该毕业生群体深造所选的国家(地区)出现了相对集中的情况,两校的分布规律也较为相似。
报告数据显示,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生出国(境)的首选目标国家均为美国,比例分别高达66.02%和45.98%。同时,英国和中国香港也是两校本科毕业生优先考虑的国家和地区,其中上海交通大学的本科毕业生选择英国的更多,比例为6.75%,而复旦大学的本科毕业生相对而言更加青睐中国香港,有12.11%的留学生选择赴港深造。选择这三个国家(地区)的留学生总和占上交和复旦2014届全部本科留学生的77.91%和64.63%。
明显复旦大学更强一些,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定,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复旦大学经历近百年的沿革。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下设文、理、商三科以及预科和中学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 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学校迁回上海江湾原址。到1949年学校已设立文、理、法、商、农五院20多个系(科)。鲁迅、郭沫若、邹韬奋、老舍、竺可桢、马寅初等著名学者曾到校演讲或任教。1950年高校初步进行院系调整,复旦大学的海洋系并入山东大学;上海暨南大学的文、法、商三院,同济大学的文、法两院,以及浙江大学、英士大学的部分系科并入复旦大学。1952年秋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复旦大学的法学院、商学院、农学院调出,分别成立了华东政法学院、上海财经学院和沈阳农学院;而华东地区的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金陵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上海学院、中华工商专科学校、中国新闻专科学校等高等院校的文、理科有关系科并入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