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556 5
2015-05-24




    有西人者试译《论语》,至《雍也》篇忽觉难以为继。其文曰:“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无厌之!天厌之!’” 于“天厌之”一语,西人经营反复,旬月踟蹰,终不能译。

   
越数日,其偶遇一工友,欲以请教。不料工友不识《论语》,忿然作色曰,“God damn it! I don't know. God damn it!" 西人闻之,茅塞顿开,喜不自胜,乃视“God damn it" 为其终极妙译也!

   
    宋人陆放翁有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文采华章,固属难能。欲求上品佳作,纵有妙手,而无外力以相之,亦难至也,译事莫不如此。西人精于汉语,于“天厌之”却纠结不已,不能不以为怪也。然自古微言大义,汉文长于简约,英文尚以精确,译汉文入英文,又求译文简明如初,实有不易。此必辅以灵感等外力方可达之。然灵感之事,岂朝夕可得哉?若非工友以灵感相赐,西人未必能得如此妙译也。
   
    尔等或有言曰,夫子者,古之至圣也,何以言“god damn it”此等粗俗之语?岂非异乎其平素语气乎?此言然矣!然彼时夫子欲见南子心切,怎奈却为子路所挡,心思亦为其所破,其一时不悦,口中发誓,亦非不可能之事,故曰此译未必不可也。
   

    前辈学人张其春尝曰,“风格者,表现之艺术也。以狭义论,风格乃个性之流露:如庄子孤僻高傲,故其言远敖超诣;屈原忠爱缠绵,故其文哀感顽艳。正如法籍博物家布丰所言,‘Le style, c’est l’homme’,谓之曰“文如其人”;以广义论,风格亦随时代而迁,或如汉赋华衍,唐诗豪放,宋词新奇,元曲绮丽,如此云云。”张氏所言,皆是正论。个性不同,风格必存异焉。是故动笔之前,译者须将原作者之生平、背景、思想,情感诸因素经营反复,待及心领神会,方可切其风格也。于文学翻译,或如唐诗宋词,必先考其风格,了悟于心,始可开译,非作如是观,但徒然耗时也。
   

    风格之谓,以译事论之,其包罗甚广,有如题材、用字、表达、色彩诸类,是以译文欲求原作风格之再现,实非易事。《文心雕龙》有曰,“及陆机断议,亦有锋颖,而腴辞弗翦,颇累有美,亦各有美,风格存焉。”此虽以言辞论之,若置以译事,亦无不可。于原作之形式,译者不可过于专注,凡可辅以想象与创造诸因素者,则可全力用之,以传其美或切风格耳。
   

   《念奴娇·昆仑》有云,“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于三类“一截”者,其风格何以译?钱锺书曾译以“/a piece to Europe/a piece to America/ a piece in the Orient/。钱氏译文,传其形似,切其风格,是为妙译也。然如上文所述,“各具所美,风格存焉。”且观许渊冲译文:/I'd give to Europe your crest/ And to America your breast/ And leave in the Orient the rest/。许氏译法,颇为独特。以“crest”译山之顶,“breast”译其腰,余部则以“the rest”传译。三类“一截”未取直译之法,与原文形式亦相去甚远,然因其喻山于人,生动传神,美感跃乎纸上,仿似昆仑山立于眼前。由此观之,许译亦切原文风格也。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译者风格不同,译文必存异焉。今人刘重德所提“信·达·切”,较严复“信·达·雅”确有进步之处。纵译文如何渊雅,若与原文风格相去甚远,亦不失为败笔也。故曰:译事之要,必以切乎风格为上,风格之要义,不可不知。一言以蔽之,惟切风格,方得妙译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5-24 21:48:06
有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24 21:58:34
Joseph2015 发表于 2015-5-24 20:04
有西人者试译《论语》,至《雍也》篇忽觉难以为继。其文曰:“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 ...
科技文献的翻译与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同,能办到信、达已经十分不易,所谓雅有时候对于科学思想和技术概念的传播来说并无必要,甚至有负面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24 21:58:59
1993108 发表于 2015-5-24 21:48
有意思。
呵呵 望多提宝贵意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24 22:04:00
Joseph2015 发表于 2015-5-24 21:58
呵呵 望多提宝贵意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24 22:04:48
lasgpope 发表于 2015-5-24 21:58
科技文献的翻译与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同,能办到信、达已经十分不易,所谓雅有时候对于科学思想和技术概念的 ...
嗯,说得对。科技文献翻译属于应用翻译,以追求精确为标准,至于译文要多么有文采确实没有必要。对文学作品而言,译者更重要的是传递原文的神韵与风采,那这时译者在译文语言方面就要多下番功夫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