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2005年上半年,宏观调控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抑制,消费需求较快增长,各种价格指数平稳回落,城乡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较大幅度增加。200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5%,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统一部署,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强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一是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为商业银行贷款的合理增长和金融市场的产品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流动性环境。二是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下调了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适时上调境内商业银行美元、港币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修改和完善人民币存贷款计结息规则。三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四是认真贯彻中央确定的“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方针,及时向金融机构传达宏观调控意图,引导商业银行前瞻性地应对经济周期和产业变化,优化信贷结构;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以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五是推动金融市场快速健康发展,推动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推出债券远期交易等。同时,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继续改进外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