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厦门日报
昨日《厦门日报》上说,厦门不少高校为防止论文抄袭剽窃,给论文重复度划了条标准线,重复率高于标准的,就不能参加答辩。厦门某高校甚至启用了“查重软件”,让不少学生栽了跟头。
用软件审查论文,这事真新鲜。效果如何呢?不能说没有,一些抄袭的论文,还真被这个高科技的“查重软件”给发现了。问题是,一些不错的论文也被拦截了。
为何如此尴尬?原来,这套软件的原理是:输入了很多知识、文章、标题,凡是有类似内容都能被发现。而且,软件里设置了占比,重复内容超过规定就要被拦截。
风格不同,思路不同,撰写论文的方式自然也会不同。有人喜欢借古论今,有人喜欢引经据典,就连大论文家也喜欢用过往的事例、文章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可是,这样的写法,就不能通过软件的审查。
其实,这不是软件的死板和教条,而是我们患上了科技依赖症。在这个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介入,让生活更方便、更多彩了。但是,当做个饭也有“炒菜程序”的时候,当喝杯饮料也有“调和程序”的时候,当写文章都能有“组合程序”的时候,这样的生活,还有人间烟火味儿吗?
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指望高科技,有时候就得要亲力亲为。拿论文来说,要想检验论文的质量,依靠的应该还是“人力”,而不是冰冷的软件。软件即使能分辨出是否抄袭,也无法检验一篇文章的高下。
对于论文的检验,必须依靠教师“自己动手”。当然,教师的水平也是有限的,未必能发现抄袭行为,可即使存在这样的问题,人工检阅论文依然会是最佳选择。
软件审查论文是患上了科技依赖症,别让所谓的高科技毁了我们的生活。如果有一天,连高考作文都需要软件来打分,那将是文化的没落。我们已经常常提笔忘字,岂能连思考也不会了!
http://fujian.hexun.com/2015-05-27/176215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