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9.化合物形态是亚原子形态
2015.6.30
水分子的化学分子式是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的结合,却拥有了与氢原子、氧原子完全不同的物理化学属性,成为一种全新的物质形态,我称其为亚原子形态。换句话说,原子是实现了核外电子全共轭的化学元素,亚原子是实现了部分核外电子共轭的化学元素。
相同化学元素的核外电子共轭只是相同化学元素质量和体积上的改变,除了相同物质固态、液态、气态的不同之外,没有产生新的物理化学属性。不同化学元素的核外电子共轭除了物质三态的不同之外,还产生了新的物理化学属性,值得深入研究。
核外电子全共轭是物质的原子形态,部分共轭是相同、不同化学元素的分子形态。物质的分子形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原子形态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分子形态和原子形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形成全新的物质形态和物理化学属性。
重水可能聚变为相对高端的化学元素氖,而一般的水分子由于中子的缺乏不能聚变为相对高端的化学元素氖,中子的作用可见一斑。
质子、中子都源于光子的对偶聚变,何以形成不同的物质形态在原子中对偶存在,可能有着深层次的客观规律。没有中子对偶的氢同位素氕很难参与化学元素的深层次聚变,除非氢同位素氘、氚的大量存在与其对偶,其比例会在自然界中留下痕迹。
大量光子的存在是核聚变的必要条件,又会形成高温导致化学元素的裂变,例如氢同位素氕的燃烧。再次裂变为光子可能是“多余”氢同位素氕在热核聚变过程中的宿命。而形成质子、中子对的化学元素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不易燃烧也就是不易裂变。
所有放热反应都显示着光子的形成,或者来自正负电荷的聚变,或者来自氢同位素氕或更高层次化学元素的裂变。吸热反应则隐藏着光子聚变为化学元素或裂变为正负电荷的过程。
分析物质的亚原子形态产生这么多深层次的分析超出了我原来的想象,可见物质形态之间的转化存在多么复杂的因素。
铁元素的核外电子共轭还是铁,铁与碳元素的核外电子共轭形成钢。两个铁原子不会聚变为化学元素钡,因为质子的数量虽然相同中子的数量却显不足。还有,阿尔法射线和氕以外其他化学元素内层两个核外电子的规律性说明了氦核存在的普遍性,氦的形成和参与可能是所有相对高端核聚变的必要条件。
除了相同化学元素的分子形态不产生新的物理化学属性之外,不同化学元素的分子形态都会产生新的物理化学属性,化合物而不是纯粹的原子形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化合物与化学元素的区别主要是核外电子共轭的形态不同:前者是部分共轭,后者是全共轭,也就是实现了质子、中子整体的紧密结合。前者是所谓“亚核”形态,后者是完整的核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