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002 1
2015-06-01

论体育消费与体育供给的产业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体育行业的市场化也不断加深,进而发展成为一种产业,体育供给也逐渐呈现出产业化特点,那么伴随着体育供给的产业化发展,体育消费也发生者深刻的改变。

当体育产品被人们当作商品而消费时,体育便开始了其市场的进程。与体育产品(包括竞技体育比赛、体育设施、体育用品)相联系的体育市场是由体育消费者构成的买方的集合,而与体育产品相联系的体育产业则是各种体育企业、体育经营者构成的卖方的集合。当体育消费不是一种市场行为时,不会有从事体育产品供给的厂商出现,也就不会有所谓体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当体育消费被纳入市场体系与进程之中时,便必然催生出体育产业。以体育产业为中心的体育市场与体育产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育产业市场系统。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的相互依存,体育市场催生了体育产业的形成,而体育产业则促进了体育市场的发育,二者在互动的过程中共同发展。因此,没有体育市场不会有体育产业,而没有体育产业也不会有体育市场的演进。从这个意义上说,培育体育市场,发展体育产业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体育市场的存在,意味着人们的体育消费成为一种自主的货币化选择行为,与此相应,体育投资便必然成为一种多元化的投资行为,体育经营也就成为独立投资者的个体行为。体育产业在体育消费者与体育投资经营者的行为互动过程中开始形成,体育产业结构则在适应体育市场演进的动态进程中不断地调整,体育产业化成为体育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各类体育经营企业2万多家,总投资额约2000亿元人民币,营业额为6000亿元人民币。1996,全国体育经营场馆的经营收入达到3亿元,1991年的1 58亿元增长了94%1998,年收益达2000万的甲A足球俱乐部不在少数。随着体育在中国的升温,体育用品进入千家万户,在当今体育用品市场上,运动鞋、运动服装等体育用品已成为青少年最喜爱的物品。1998年在上海举办的八运会,20世纪中国最大的体育盛会,其令人注目的是38个新建、改建的体育馆。这些投资56个亿,总面积达70万平方米的体育场馆,不仅为这座现代化的城市增添了强烈的时代气息,而且使上海成为亚洲单个城市中体育设施最完备的城市。而1995年上海的体育设施还排在全国的第25,上海人引以为骄傲的万人体育馆,也已使用了近20年。短短4年时光,上海体育设施就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在于“体育产业化”。东亚运动会中,上海积余了2 4亿元人民币,上海市ZF利用这些资金创办了上海文化体育事业最大的“造血”机构——上海东亚集团,让这些钱再“生”出钱来。建造一座总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容纳8万人的新体育场,需要13亿人民币。面对巨额投资和还贷压力,上海体育馆从设计的第一笔开始,就倾注了大量的功能开发思路。上海人在负责八运会主会场——8万人体育馆建设中,盘活资产滚动开发,建宾馆、建商场、建游乐场,待场馆建成之时,他们已回收了近3亿元。而制定产品、杯赛冠名权、各种广告等共为八运会的组委会筹集了60亿元人民币。

可见,从竞技体育到体育用品,从体育彩票到体育设施,由体育市场催生的体育产业,日益显示出其朝阳产业的良好投资机会和发展前景。在巨大的市场机会驱动下,一个包含体育竞技、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用品、体育设施、体育传播、体育广告、体育材料等若干行业的体育产业正在迅速形成之中。它业已并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中,体育消费业已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消费市场,体育产业伴随体育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将对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增长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进一步加快体育消费的市场化及产业化程度,将会让潜在的、巨大的体育市场催生出一个繁荣的体育产业。为此,在研究体育消费市场化、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互动化的基础上,既通过刺激体育需求的政策与策略,也采取增加体育供给的政策与策略,实现培育市场、激活体育产业,推动经济增长的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6-1 11:35:37
儿童节快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