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977 2
2015-06-03

中国有句名言: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们这些搞经济、金融科学的,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罗伯特•蒙代尔一起,受聘为首届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我本人羞愧难当呀!

大学需要大师。上次我和北京大学的张维迎说,其实你在光华管理学院瞎搞改革只要请四个人就可以了。宏观经济学请个世界级大师,微观经济学请一个大师,计量经济学、金融学再各请一个大师。只要有这四位大师级人物,许多亚洲青年学生就会到中国留学了,而不会选择去英国和欧洲了。这样一来,我们两个和林毅夫都只能当服务员了!张维迎说,恒甫你怎么一干事便让我们趴在地上呀?我回答:我们不趴在地上,北京大学怎么办成世界一流啊!

我认为这是可行的,也是能做到的。战国时代、魏晋南北朝,我们出了那么多有名的思想家、科学家。今天,我们应该建立起类似的研究机构,办几所名符其实的高等研究院。我们也有这个财力,养得起一批士大夫。

那么,如何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呢?

我们从普林斯顿这个小城镇当初如何办起高等研究院IAS得到一些启示。1933年,班伯格兄妹捐了500万美元,办起了日后对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刚开张时,该院只请了五个人。他们是爱因斯坦、冯•诺依曼,接着是戈德尔,后来是数学家亚历山大,再后来是数学家沃尔布伦。结果,靠这5人普林斯顿的IAS名声大噪。

对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大家并不陌生,也是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中国二十世纪,几乎每一位世界级的数学和理论物理的科学大师都与普林斯顿小城里的高等研究院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年,院里要把陈省身先生留下来,让他当数学联刊主编;华罗庚先生成名于普林斯顿小城里的IAS;杨振宁先生、李政道先生也在那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丘成桐先生在那里得了菲尔兹奖……

长期以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的,是无用知识的有用性。只有无用知识,才是最终最有用的。科学巨匠牛顿、爱因斯坦,他们的科学研究对后来的科学发展影响巨大。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我们需要更多踏踏实实坐冷板凳、扎扎实实搞学问的人。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5966276.html?toup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6-3 11:26:52
表示赞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5 19:52: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