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贷款不是货币增加的根本原因。因为贷款终归是有利息的,通过贷款,央行不仅保留着对本金的所有权,而且会逐渐增加对社会流通货币的所有权,社会成员手里属于自己的货币会越来越少,最终,央行拥有对所有货币的所有权,所有人手里的钱都是借央行的。
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只是影响社会流通货币数量的一个比较大的因素。实际上,货币数量的增加,归根结底是政府印刷钞票,然后进行支出或投资。这样,社会上所有权属于个人或企业的货币数量才会增加。
央行印刷的钞票是如何通过非贷款的方式投入社会的?方式比较多。
比如,出口赚取的外汇,央行通过一定的汇率,结转为人民币投入社会,这些增加的人民币就彻底进入社会,归社会所有了。而换回来的外汇,政府可以继续使用,而不是闲置在仓库里。
比如,国家设立公司,像汇金公司,通过它直接向四大商业银行注资(是股权,而非债权)。通俗点说,就是把政府看成是一个法人,它印刷钞票,成立公司,参与市场经济。于是,这些钞票就实实在在地进入了社会。无论赢利还是亏损,都在财政预算上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