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数据分析与数据科学 SPSS论坛
8160 5
2015-06-07

一般对数线性模型分析的功能与意义

列联表资料分析时,可以使用卡方检验,但是卡方检验有其局限性,因为他既无法系统地评价变量间的联系,也无法估计变量间相互作用的大小,spss的对数线性模型分析过程是处理此类问题的最优选择。spss中一共提供了对数线性模型的三个过程:general过程、logit过程、model selection过程。general过程是最简单的一种对数线性模型,其特色是只能拟合全饱和模型,即分类变量的各自效应以及其相互间效应均包含在对数线性模型中,而且不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相关数据

甲乙两个学校的学生的体育预测过关情况

QQ截图20150607164441.jpg
分析过程

数据-加权个案

QQ截图20150607170706.jpg
分析-对数线性模型-常规

QQ截图20150607170859.jpg
选项

07170854.jpg
结果分析

QQ截图20150607170928.jpg

模型综述

甲学校过关学生占比35.2%,乙学校过关学生占比16.7%

由参数估计看出最终模型为:

单元格内期望频数的对数值=3.418+0.749*甲学校+0.824*体测不过关-2.072*甲学校*体测不过关

预测乙学校不过关这一单元格的期望频数的对数值是

y=3.418+0.749*0+0.824*1-2.072*0=4.242

期望频数就是EXP(4.242)=69.5,与单元计数和残差表中相同

结论:

甲学校的体测过关人数高于乙学校;乙学校的体测不过关人数多余过关人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6-7 21:03:24
jpld 发表于 2015-6-7 20:51
一般对数线性模型分析的功能与意义列联表资料分析时,可以使用卡方检验,但是卡方检验有其局限性,因为他既 ...
赞,楼主有类似帖子可以发到经管代码库板块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16 10:56:36
很感谢楼主的分享。
我最近也在学习“对数线性模型”,但看了书两、三遍了,还没理解对数线性模型的意义。
但看完楼主的分享后,才知道“对数线性模型”还有这层意义(我看的书上并没有讲这一点),感觉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但对于楼主的分享,仍然有以下不明白的地方,希望楼主能答疑,谢谢!


1. 这一结论“甲学校的体测过关人数高于乙学校;乙学校的体测不过关人数多余过关人数”,不是通过观察“占比”,就已经可以得出吗?是不是还有更深层的结论?


2. 得出的这一公式“单元格内期望频数的对数值=3.418+0.749*甲学校+0.824*体测不过关-2.072*甲学校*体测不过关”,怎么理解它的内在含义?可以理解为:由于“-2.072”为负值,所以单元格内频数出现“小数值”的概率很大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16 11:39:30
PGMer2010 发表于 2015-6-16 10:56
很感谢楼主的分享。
我最近也在学习“对数线性模型”,但看了书两、三遍了,还没理解对数线性模型的意义。 ...
我也是初学,只能尝试回答,希望有高手指正:
问题一:直接观察占比可以得出结论,但是我们要使用的是“对数线性模型”来分析。更深层的东西上面有交代--对数线性模型,其特色是只能拟合全饱和模型,即分类变量的各自效应以及其相互间效应均包含在对数线性模型中,而且不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问题二:你可能完全误解了,公式就是最终的对数线性模型,此公式可以得出所有单元格的期望頻数对数值。-2.072只是甲学校体侧不过关的估计。比如看一下另外三个单元格
乙学校体侧过关y=3.418+0+0=3.418 ,期望频数就是EXP(3.418)=30.5
甲学校体侧过关 y=3.418+0.749*1+0.824*0-2.072*1*0=4.167,期望频数就是EXP(4.167)=64.5
甲学校体侧不过关 y=3.418+0.749*1+0.824*1-2.072*1*1=2.919,期望频数就是EXP(2.919)=18.5
和结果分析图一完全符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22 13:59:25
jpld 发表于 2015-6-16 11:39
我也是初学,只能尝试回答,希望有高手指正:
问题一:直接观察占比可以得出结论,但是我们要使用的是“ ...
您好  我想问一下。如果运用了全饱和模型,求出的期望频数与单元计数和残差表中不符合,是不是就不符合全饱和模型,需要使用不饱和模型?    希望得到解答,O(∩_∩)O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0-30 10:09:07
jpld 发表于 2015-6-16 11:39
我也是初学,只能尝试回答,希望有高手指正:
问题一:直接观察占比可以得出结论,但是我们要使用的是“ ...
问题一:通过观察占比只能得出抽样的情况,得从sig.看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问题二:单元格内期望频数的对数值=3.418+0.749*甲学校+0.824*体测不过关-2.072*甲学校*体测不过关,可以设定对比条件,比如如果是甲学校,则式中甲学校=1,就可以计算出不同单元格期望频数的对比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