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4919 0
2015-06-08
    人民币作为国际交易货币的发展势头虽然喜人,但要支撑人民币充分发挥国际投资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的功能还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一种真正国际化的硬通货币,首先必须有交易货币功能的充分发展,才能有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功能的全面跟进,而交易货币功能能否充分发展,取决于有效生产力所支撑的国际竞争力能否提高。
    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推动是起源于一个机遇。
发展顺序确实不完全符合一般规律,但也不见得是坏事,因为这是机遇造成的,而且可以倒逼我们把没做的事抓紧做掉。
    人民币国际化主要取决于它被市场接受的程度。
    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不但体现中国发展的长远利益,也是完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需要。
   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个有计划、逐步推进的过程,总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推进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定价和结算作用,使人民币成为众多国家使用的国际结算货币。然后推进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最后要深化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使人民币成为许多国家中央银行的储备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1014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行东京年会一场论坛上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应由市场驱动,央行不会主动去推动。
   易纲说,中国央行所能做的是消除限制利用人民币的一些障碍,为人民币与其他主要可兑换货币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让中方的贸易伙伴和投资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自行选择。
   什么样的货币才有资格成为国际货币?这个标准一直在改变。最初谁拥有的黄金多,谁的货币就是国际货币。后来谁是债权人,谁的货币就是国际货币。但到了2003年,美国由债权人变成债务人,而美元仍是国际货币,所以这个标准也打破了。现在可能是,谁的金融市场发达,谁的货币就是国际货币。由此看来,中国虽然经济已经很大,但是中国的金融市场还很不发达。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道路还有待探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