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591 0
2015-06-09
哲学新意小贴士8  

从“有”到“是”

    双方最初的接触使双方同时成为对方的“有者”,成为对方的对象,“是”对方的对象。这时,“有”和“是”具有相同的意义,仅仅说明双方互为对象的关系。

    但是,除了“知道”有对象之外,双方都还没有条件“知道”对方的结构,确定对方“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对象,这时的“是”是空泛的、抽象的、无内容的。

    随着双方继续接近,双方各自结构中的成员开始和对方更多的成员遭遇,双方各自的素材、结构、运行方式开始同对方的结构内容发生更广泛的冲突,从此,各自的素材、结构、运行方式开始发生部分改变。在自己部分发生改变的情形中开始显现出了对方的结构、强度和性质所产生的影响,作用者的元间开始在被作用者元间的改变中体现出来,作用双方开始相互体现对方的元间。

    对方的元间就是对方要素的时空排列方式,是对方特定的差别形式,是对方的“是”,是对方的是其所是。

    于是,相互作用的双方从仅仅“知道”对方的“有”和“存在”,发展到了开始“知道”对方的“是”,而且开始部分地“知道”了对方“是什么”,开启了进一步“知道”对方是什么的大门。

    相互比较也从“有”的比较发展到了“是”的比较,抽象的“是”变成了具体的是,变成了有内容的“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