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数据分析与数据科学 R语言论坛
2498 2
2015-06-10
注:本帖是抓取豆瓣数据之后的第一次分析
人们往往会有意无意的将一个人的品味和他的生活、消费方式联系起来,但与物质消费相较,精神消费更能显示一个人的品味,他怎么打发孤独的时间,阅读什么样的作品,看什么样的电影等等常常折射出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和境界。因此,人们在高墙内吐槽各类不公的同时也常常戏谑地给自己和他人贴上标榜“个人品味”的标签,比如电影鄙视链,观看内地电影的人群往往被排在鄙视链的底端,成为“高尚者“吐槽的对象。
2015中国电影很糟糕?
在这个娱乐为王的时代,仅仅因为喜欢大陆电影就成为别人笑料谈资了?难道大陆电影比国足的状态还令人担忧?从我国拍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时间已经悄然走过整整110年,大陆电影业也算是“三朝元老”了。可是最近15年间,除了蒸蒸日上的票房,大陆电影“不遗余力”的创造了令人绝望的口碑。但从豆瓣的评价数据看,2015年(截止到5月25号)大陆电影总分在各国排名中位列前三,仅次于美国,真是一大幸事,加上祖籍梅州的侯孝贤导演近日夺得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也算是一脉血缘,大陆电影界同仁真是应该大肆庆祝一把。大陆电影的形象也突然高大上起来,瞬时从“食草动物”进化成了电影鄙视链的上游单位。
       2015各国总分排名.png       

有人说总分并不能代表什么,豆瓣作为国内著名的电影分享网站,活跃用户也都是天朝上民,可能大陆电影在豆瓣建立条目更加方面,从而使大陆电影在数量积累上超越其他国家,进而影响总分和排名,从数量上说,泱泱中华取得任何“总第一”均不足为奇,很多时候平均一下就“原形毕露”了。因此仅用总分评价大陆电影水平在统计方法上略显不足,平均数倒可能将大陆电影的“形象”刻画的更加完整,豆瓣共刊出2015年(截止到5月22日)上映的中国大陆电影326部,平均每部得分3.75。就平均分而言,在产量大户中仅次于韩国。在电影鄙视链中处于中国电影上游的香港、美国均不敌大陆,甚至备受“文艺青年”推崇的英、法也败在了大陆电影的脚下。尽管台湾有侯孝贤、魏德圣等等德艺双馨的导演,略显意外的是台湾地区竟然仅仅得到1.56的平均分,当然也可能因为豆瓣上台湾2015年电影数量较少,平均分描述台湾电影时失去了统计意义。绝逼不能因此怀疑大陆观众挤兑台湾电影,毕竟侯孝贤先生的《刺客聂隐娘》豆瓣也慷慨地给予8.3分,而且这是在其获得嘎纳电影节最佳导演之前就已经给予了如此崇高的评价。
2015平均分.png

日本电影水平着实令人吃惊,这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在保持产量第一的同时,平均分竟然高出其他产量大户一个档次。电影水平不仅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缩影,这种文化的浓缩形式有时候能穿透历史仇恨,给人心灵带来如家的感觉,豆瓣群众完全以宽容的态度享受着日本电影。不无调侃的说,日本电影在中国取得了整体成功,包括对中国男性来说不知是福是祸的“爱情动作片”。
大陆电影逆袭了?
2015年中国电影在各国强势竞争中并没有表现的过于不堪,但2015年的数据果真颠覆了人们对大陆电影的形象么?把时间限制在2015年上半年而评价电影行业未免有些以管窥豹,如果倒推至2000年,整个平均分趋势又一次肯定了大陆电影深化了其在我们脑海里业已根深蒂固的糟糕形象,大陆不及欧美,更不及日韩,虽然和港台比一时难分高下,但可以肯定的说大陆电影确已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十五年了,排除外界干扰,直接对比昨天的自己,大陆电影的工作者也该擦把汗了,特别是最近三年,产量急剧扩张,质量和口碑一如东流江河水,一泻千里。
20-2015年平均分趋势.png
尽管大陆电影整体水平很糟糕,但是这种糟糕水平在21世纪第一个15年内发挥的非常稳定,成绩颇似国足,真是“令人欣慰”。台湾和香港就没有那么“幸运”,电影水平波动很大,常常出现峰谷交替的现象,究其原因,港台地域狭小,电影整体水平受少数导演和演员的影响较大,这些大腕们发挥超常就成就了波峰,反之他们发挥失常,则整体水平瞬间滑入低估,而大陆电影再次受益于人多,队伍大了,不好带,个别大腕很难形成影响整体的力量,所以波峰难以铸成,自然就一路向下。
差距在哪里?
最近15年,大陆电影的主力停在及格分(6分)以下的区域,数量上超过了日本、美国。换句话说,各种神剧充斥荧屏,大陆电影之所以整体水平差首先受益于“差生”太多,拖了后腿。日本、美国7.5分以上的频率远远超出了中国大陆,由此看来,差生多学霸少应该是大陆电影遭人鄙视的根本原因,和广电总局这个“超级班主任”监管学霸放纵学渣的政策干系甚大。
频率分布图.png
2007年是大陆电影整体水平的分水岭,此后差生比例越来越大,显示出整体行业的急功近利。尽管2008年创造了国内票房40多亿的记录,但是也加速了大陆电影的堕化,2013年,“差生”将近60%,达到了几近饱和的程度。大量新晋导演、演员加之实力派疲弱,进一步冲垮了本就奄奄一息的口碑。
及格分趋势图.png
与同行相比,尽管2015年大陆电影整体水平并不像人们印象中那么糟糕,但这并不代表观众买账,观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消费行为。因为只有精品才能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只有精品才能在人们的脑海里存活更长的时间,大陆电影创造的精品效应实在太少,而负面效应又如影随形,观众实在难从一堆普通冬瓜中找出出类拔萃的东西,干脆一竿子打死,形成了脑海中固定的大陆电影形象。
据说戛纳电影节举办了中国峰会,并不代表大陆电影艺术的提升。这种“殊荣”更应该归结为大陆电影市场的繁荣。艺术水平高,观众并不一定买账,获得柏林电影界金熊奖的《白日烟火》不及《小时代》的票房零碎。当然,票房高并不代表艺术水平,而艺术水平也不是电影文化的全部。这种票房与观众口碑之间极端矛盾的个案在中国市场屡见不鲜,因为众口难调,而大陆导演好像并没有调和这种矛盾的群体意识,他们好像已经奔跑在追求票房的康庄大道上,至少最近15年的数据反映出了这种趋势。
娱乐精神和元素融入了中国电影,都是为了钱,又可以不受广电各类神奇规定的限制,不必拍妖魔鬼怪,自然不会触犯建国后不能成妖的规定,不必拍反贪腐,自然不会破坏政治环境,所以还是娱乐好。用网友的话说不去观看就开始吐槽大陆电影,这么做似乎不合情理,一旦观看,就如初恋一般终身难忘。
我们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国产电影和印象中一样,整体状况很糟糕,而且会更加糟糕,所以只为娱乐,不必期待。

关于我们
大音如霜工作室
关注理性与文艺,用数据创作内容性的精致阅读。关注请加微信公众号:dayinrushuang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qrcode_for_gh_89f96c48034b_258.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6-11 13:23:46
此文是R抓取豆瓣数据的应用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1 01:04:41
很厉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