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斯潘23日在美国国会众议院上表示,自己对这场金融危机负有部分责任。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23日形容眼下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为“百年一遇”。与此同时,这位金融界风云人物承认,这场危机暴露了他针对自由市场经济体系想法和做法中存在的缺陷。
格老预言
结束金融危机
先要稳定房价
据新华社电 尽管认了错,但格林斯潘还是针对眼下危机给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投资者当时不计风险,盲目投资与次贷有关的证券。这种行为是导致危机的原因之一,危机还会继续。
“从目前金融系统受损情况看,我看不出我们如何避免解雇行为和失业显著上升。”格林斯潘说,“美国人已开始调整……唾手可得的贷款迅速收缩。那会威胁养老基金,会增加就业的不安全感。”
根据格林斯潘的判断,稳定房价是结束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但在他看来这种情况未来数个月不会出现。
格林斯潘说,当房价最终稳定后,市场会开始“解冻”,饱受惊吓的投资者也会慢慢回来。政府需要做的是,在那一局面到来之前,积极支持金融部门。现行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能满足所需,而且市场已感受到这一计划带来的影响。
据新华社电 为弄清管理缺陷是否是这场金融危机的推力之一,美国国会众议院监督和政府改革委员会23日召集格林斯潘和前财政部长约翰·斯诺以及现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克里斯托弗·考克斯作证。
格林斯潘掌管美联储18年多,不仅掌权时在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即使2006年去职后的一言一行也备受国际金融界关注。然而,眼下这场金融危机使他头顶光环蒙上尘埃。人们不禁问,他真有那么神吗?
格林斯潘当天作证时承认自己犯了错。
这位老人说,自己的理念是银行出于自身利益应该会在放贷时谨小慎微,因为它们得保护股东利益,然而,眼下的危机证明,这一理念不对,这一点让自己“震惊”。
作证过程中,议员问及格林斯潘在5年房地产业繁荣期间发表的多项声明,包括关于不会出现全国性房价崩溃的预言。
格林斯潘回答说,自己之所以没能预测房价大幅度下挫是因为美国从没经历过那种情况。“眼下的危机显示,它比我想象的广泛得多”。
责任归咎之争
党派色彩明显
格林斯潘的批评者认为,他在过去十年的初期阶段将利率定得太低,刺激了房地产业繁荣,但这种繁荣又无后续力。这些人还指责他拒绝动用美联储的权力严管新型抵押贷款,包括触发这场金融危机的次级抵押贷款。
监督和政府改革委员会主席亨利·韦克斯曼说他认为美联储、财政部和证交会都有过错。
“错误的清单挺长,纳税人付出的代价令人吃惊。”韦克斯曼说,“我们的调控者变成了推动者。他们对市场智慧的信任无穷大。颂扬的论调是,政府调控不对,市场永远无谬。”
随着美国总统选举日临近,美国议员们在谁应为金融危机负责问题上党派阵线愈发分明。大多共和党议员偏向政府,而大多民主党议员则持相反立场。
民主党人韦克斯曼对格林斯潘等人说:“我们成立你们所在的部门,给你们钱雇人是让你们在问题发展成危机前能看出来。仅仅回答没看出来,不会使我满意。”
专家观点
标准普尔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大卫·维斯博士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格老有错,但是很无奈”
本报讯(记者陈海玲、李成纽约报道)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就其过去的经济政策部分认错,对此民众有何反应?记者在华尔街进行了采访。
排名第一的全球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大卫·维斯博士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很久之前就不赞同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关于市场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自我修正、参与者在自己获利的同时让市场获得繁荣的说法。
“是的,我并不赞同格林斯潘当时对银行尽可能放任自由的说法。当市场前景在发展且顺利时,银行本周的运作系统就会朝好的一面发展;而当市场不好时,投资银行这个系统就会更加有风险。而当问题发生时,我们就会发现市场并没有足够的力量缓冲银行脆弱的系统面临和造成的种种破坏力。”
“他没有能力去干预全球市场”
维斯接着说:“不过,我想他没有这个能力去干预全球整个市场,他也很无奈。因为美联储是美国央行,除了对银行系统进行必要的管理外,它不能制定其他政策。而金融危机的很多问题产生于银行体系之外。同时,国际市场变得越来越全球化,任何个体和行为都变成越来越难以控制和规范。”
维斯回忆说:“格林斯潘在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股票市场时说道,他们是想去制止比如热钱逐利行为的,但是当他们竭尽全力想去控制时,热钱已转移到伦敦,他们再也没有力量去控制它。眼下我们变得相当需要各个管理机构进行跨国界的合作。只有协调有了法则,我们才能去控制资本的不当行为。”
中国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
金融危机有三过
格老占其中二过
本报北京讯(记者柳建云)对于格老认错,中国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不能简单地将金融危机与格林斯潘的失误画上等号,相反,格林斯潘的讲话实际上让更多人开始思考金融危机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一过:
未及时回收货币
汤敏认为,金融危机至少存在三个层次的深层问题。其一,货币回收过慢。实际上次级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存在,而2006年次级债水平达到2000年的15倍之多,一个重要原因是格林斯潘任期内为救“9·11”危机而大量发行货币,但问题在于很长时间没有回收一部分的货币或回收的速度太慢了,给美国资产泡沫化埋下伏笔。这是格林斯潘判断上的错误。
二过:
忽视货币政策对经济泡沫作用
“金融危机更深层次的问题,也是第二大问题在于,中央银行对泡沫的态度。”汤敏认为,目前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全世界中央银行到底该不该管资本市场的泡沫,但许多中央银行对泡沫置之不理,长期以来经济学界没有一项理论支持货币政策可以解决资产泡沫问题。
对于纳斯达克泡沫,美国房市的泡沫,格林斯潘都难辞其责,但这是经济理论认识上的缺陷,也受到资本市场隐藏大量利益的羁绊。
三过:
美国金融体系宽松的惯性
“美国金融危机还存在第三层次的原因,这跟美元在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地位有关,也是整个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汤敏说,长期以来,美国习惯于借钱的生活方式决定了需要更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
汤敏表示,美国人之所以能超前消费,是因为美国的货币政策不负责任,而这与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主导有关,美国人可以有恃无恐向全世界大量借钱,当严重失衡难以支撑,最终必然爆发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