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宣布了最后几项内阁提名,从而在就职前一个月完成了组阁工作。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就是本届阁员中的经济班子的组成人选。他们是: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 ; 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保罗·沃尔克;经济顾问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古尔斯比;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劳伦斯·萨默斯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克里斯蒂娜·罗默(女) ; 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夏皮罗(女)。面对当前愈演愈烈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作为危机源头的美国的新经济班子,将直接影响未来美国经济的走势,并最终影响全世界走出经济危机的步伐。
蒂莫西·盖特纳。现任纽约联储银行行长的盖特纳曾任美国驻日本使馆随员,目睹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以及随后开始10年经济停滞。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他崭露头角。在目前美国财政部协助处理金融危机,盖特纳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保尔森和伯南克一道,促成解决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危机的决定。盖特纳往往能“凭直觉”找到度过困境的办法。但我认为,盖特纳既缺乏“长青藤”的专业背景,又没有保尔森那样的“华尔街高层”资历。他的优势在于长期在财政部任职的经验,这将有利于在当前复杂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下,通过运作政治和权力为奥巴马内阁的经济政策保驾护航。“凭直觉”地说,他未来要么成为美国20年来最成功的财长,要么成为美国20年来最失败的财长,没有第三条路可选。
保罗·沃尔克。保罗·沃尔克的职业生涯是一部金融传奇。他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思想家之一,被誉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天生的领袖。早年在尼克松时代作为一位年轻的财政部官员崭露头角,在结束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中发挥了领导作用。于卡特及里根总统当政时担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职务的经历,使他对美国的经济与金融拥有无与伦比的发言权。作为他的崇拜者之一,我实在无法对这个任命下太多评断。唯一值得诟病的是他的年纪,对于我们这个新时代,1927年出生的他确实有些老了。记得熊皮特说过,经济学者思想最活跃的时间是20-30岁之间的十年,而之后的生命将用来完善他的思想。但沃尔克太老了,老的已经可以当牌位了,“经济”领导的牌位。
古尔斯比。无论是谁,在25岁的年纪成为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教授,都可以称为“天才”。因为许多著名的经济学者在这个年纪,可能还未从事任何研究;但古尔斯比就是这样一个天才。乔治·梅森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热门博客“边际革命”的作者泰勒·科文评价:“古尔斯比很聪明”。依靠研究互联网经济成名的古尔斯比,现在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税务领域。在2004年竞选伊利诺伊州参议员时,他帮助奥巴马推翻了对手的竞选经济纲领。现在,他是奥巴马竞选班子的经济顾问。可以说,凭借深厚的学术根底和新总统的信任,古尔斯比将成为未来美国政府经济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但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政治阅历,可能会阻碍其成为奥巴马内阁的经济班子的“核心”人物。
劳伦斯·萨默斯。美国经济学家,在克林顿时期担任第71任美国财政部部长。因为研究宏观经济的成就而获得约翰·贝茨·克拉克奖并且在2001年至2006年成为哈佛大学的第27任校长(来自百度)。的确,相对于经济班子中的其他人员,萨默斯无论是学术资历,还是政治资历都成绩斐然。这也是他成为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这一总统行政部门主管的主要原因。足够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政治阅历,将为其指定政府经济政策提供保证,并使其成为奥巴马内阁的经济班子实际上的“核心”人物——担任奥巴马的首席经济顾问。他的作用将在未来奥巴马制定经济救援措施和详细规划救援的具体施行细则时显现。
克里斯蒂娜·罗默。在被提名前,她是一名典型的学院派经济学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大萧条、美国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在宏观经济学领域大名鼎鼎的大卫·罗默就是她的丈夫,二人同在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决定商业周期和衰退的委员会供职。 克里斯蒂娜·罗默一直从事宏观经济史方面的研究,比如大萧条的肇因,在眼下美国经济面临类似危机的情况下,这类研究非常有价值。与所有学院派经济学家一样的是,罗默应对人事冲突的能力并不突出,可能会在与萨默斯打交道的过程中处境艰难。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本身几乎没有什么政治权力,它对政府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其主席的说服力和个人性格。看来 ,罗默是“任重而道远”。
夏皮罗。美国证交会于1929年美国股灾后成立,旨在监管证券市场、重塑投资者信心。奥巴马提名美国金融业监管局首席执行官玛丽·夏皮罗为新任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使得证交会迎来了其历史上的首名女性主席。夏皮罗此前曾担任过六年的SEC委员,然後在1994年克林顿任内担任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主席。目前她在最大的非政府证券业监管机构FINRA担任最高领导职务。这样的履历使得她具有丰富的金融监管工作经验。纽约华尔街今年风暴不止、丑闻频发,尤其当前的“麦道夫”案件,令证交会备受诟病;夏皮罗能否果断干净地解决这一案件,将是她上任的头项考验。
总而言之,奥巴马内阁的经济班子,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都是当今美国经济界的一时之选。从人员背景可以看出,未来奥巴马将在财政领域,尤其是税务领域采取大的动作,这与他的竞选纲领相符合。但是,也应看到,这一经济班子中缺乏美国金融和企业界,尤其是华尔街的“高层人士”。这样势必会削弱其政策在美国金融和企业界的认同度。
奥巴马能否像罗斯福那样的拯救美国,现在还未可知。但可知的是,美国确实需要一个“罗斯福”!
世界确实需要一个“罗斯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2 23:34:1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