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84 0
2008-10-25
最近全球都在谈论一件金融大丑闻,很不幸,它的主角就是中国。
             中国大陆除了拥有“两房”垃圾债券3763亿美元以外(前天暴跌88%几乎已经归零),还拥有5000多亿美国国债看来早晚也是垃圾。两者之和超过9000亿美元。</span>30<span lang="ZH-CN">年改革开放<wbr></wbr>的换来的外汇家底大部分都套在里面。预警早就发过了,<wbr></wbr>为什么不采取疏散措施?很简单官员私人拿回扣造成的。  </span></p><p><span lang="ZH-CN">    </span><span lang="ZH-CN"> 香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金融专家刘梦熊撰写《我为人民鼓与呼》<wbr></wbr>一文,在香港三家媒体以整版篇幅发表,引发震撼,各界关注。<wbr></wbr>刘梦熊疾言厉色质问中国财政金融管理当局有关拍板人:“<wbr></wbr>你们这班败家子哪里来这么大的胆子,拿国家人民的钱,<wbr></wbr>来买天文数字的美国“两房”公司债券。现在“两房”<wbr></wbr>基本上已破产,你们如何向全国人民交代?<wbr></wbr>如此离谱决策有没有黑幕,人大会应立即组织特别调查组彻查,<wbr></wbr>追究责任!”。此评论</span> <span lang="ZH-CN">犹如闹市中引爆炸弹,引起社会各界,<wbr></wbr>特别是金融乃至经济界强烈反响,不过都是在上流高层经济圈内</span>.<span lang="ZH-CN">  </span></p><p><span lang="ZH-CN">    次贷危机下,美国的两家房贷抵押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wbr></wbr>公司行将崩盘破产,荣登美国“两房”<wbr></wbr>公司外国债权人之榜首的居然是中国,一共持有涉及该两间公司高达</span><wbr></wbr>3763<span lang="ZH-CN">亿美元债券,约占中国外汇储备总额</span>21% <span lang="ZH-CN">。<wbr></wbr>国际经济界称为一件匪夷所思的大丑闻。</span> <span lang="ZH-CN">  国家资料显示,自</span>2004<span lang="ZH-CN">年开始,<wbr></wbr>中国对美国债券的持有一直在高速增长,从</span>2004<span lang="ZH-CN">年到</span>2007<span lang="ZH-CN">年<wbr></wbr>惊人增长三倍,高达到</span>9220<span lang="ZH-CN">亿美元。仅</span>2006<span lang="ZH-CN">年到去年</span>200<wbr></wbr>7<span lang="ZH-CN">年间,中国对美国债券的持有增长</span>66%<span lang="ZH-CN">。<wbr></wbr>在美国次按危机即将露出狰狞面目的前夜,<wbr></wbr>中国仍然痴心不改地不断大手笔增持美国债券。<wbr></wbr>究竟是谁拥有在这样疯狂地处置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权利,<wbr></wbr>如痴呆一样疯狂购买美国债券?</span> <span lang="ZH-CN">  </span></p><p><span lang="ZH-CN">    同样是亚洲大国的印度,外汇储备也很客观,但印度对美国“两房”<wbr></wbr>债券持有量才</span>2300<span lang="ZH-CN">万美元而已,人家是意思意思,中国的</span>376<wbr></wbr>3<span lang="ZH-CN">亿竟然是印度的一万六千倍,差不多是三万亿港币。<wbr></wbr>这样投进美国“两房”是完全不可思议的!</span> <span lang="ZH-CN">  </span></p><p><span lang="ZH-CN">    国际公认的原则是,外汇储备公认的投资原则是安全第一,<wbr></wbr>分散为宜,但中国财金当局却将外储的百分之二十以上投资于美国“<wbr></wbr>两房”,这相当于将大部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当年亚洲金融风暴,<wbr></wbr>香港和东南</span><span lang="ZH-CN">亚楼市崩溃,还闹出「负资产」,业主和银行一齐遭殃,<wbr></wbr>说明房屋按揭本身风险很大,其衍生债券更是危险品。</span> <span lang="ZH-CN">  </span></p><p><span lang="ZH-CN">    不能只集中在一个菜篮里,这是金融投资常识性的金科玉律。<wbr></wbr>外匯储备投资原则是安全第一,稳健至上,比重分散,结构多元。<wbr></wbr>可是我们那些可爱的受握重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财政部、<wbr></wbr>中国人民银行的败家子一般的官员,个个还都是硕士、博士学位!</span> <span lang="ZH-CN">  </span></p><p><span lang="ZH-CN">    就冲这点,中国民众还有什么脸面去嘲笑印度!叫人家阿三,<wbr></wbr>自己都快成阿大了。到底是谁祸害中国如此吃亏,不,是重创,<wbr></wbr>而成为世界笑柄!</span> <span lang="ZH-CN">  </span></p><p><span lang="ZH-CN">    我一贯就对什么莺歌燕舞的盛大晚会、开幕式不以为然,<wbr></wbr>花钱给人看的东西,值得那样好面子搞成空前绝后的拔高?<wbr></wbr>看清楚自己的弱点、忧患,<wbr></wbr>早早修复自己可能被对手抓住而致命的死穴比什么都重要!  </span></p><p><span lang="ZH-CN">    我认为:这件金融丑闻的暴露,实质上对中国经济重创之巨,<wbr></wbr>对国民信心和精神打击之大,<script></script>
                        <wbr></wbr>简直可以抵消大批我们自己宣传的其他成就光环。<wbr></wbr>这决不是一般的问题,甚至不是什么重大失误!不能用失误的概念,<wbr></wbr>而是直接叫做中了“杀招”!它的背后是应该是严重的渎职</span> <span lang="ZH-CN">战略间<wbr></wbr>谍的性质!</span> <span lang="ZH-CN">  </span></p><p><span lang="ZH-CN">    中国经济学家都在干什么,<wbr></wbr>受那些所谓主流经济学家提出的高论影响而实行的政策,<wbr></wbr>最后使谁最终受益,使谁陷入深深窘境了呢?</span> <span lang="ZH-CN">那些“<wbr></wbr>主张对内狂引境外战略投资者、让其大赚贱卖的银行原始股;<wbr></wbr>对外大力推出中国优质大型企业或国有垄断企业境外上市,<wbr></wbr>向海外慷慨派送十倍于融资的分红”的经济专家到底在干什么,<wbr></wbr>他们的底细和真实身份到底是谁?</span></p><p><span lang="ZH-CN">    </span><span lang="ZH-CN">近些年来,境外利益集团在华活动十分活跃,<wbr></wbr>境外利益集团在华活动手法多端:有的熟谙中国国情,<wbr></wbr>巧妙利用各方人脉,想方设法接近各级领导人,进行商业游说,<wbr></wbr>影响相关决策,为商业活动铺路;<wbr></wbr>有的境外利益集团对有关部委研究机构与学者给予丰厚的课题经费等<wbr></wbr>途径,<wbr></wbr>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所谓研究成果和影响为境外跨国企业集团谋利、<wbr></wbr>鸣锣开道,对中国相关部门决策与立法施加影响。<wbr></wbr>于是中国的经济专家和经济官员们他们当中有不少靠着暴利集团贿赂<wbr></wbr>、靠着境外集团资助做研究报告,通过境内外媒体精心包装、<wbr></wbr>刻意打造,提供各类活动舞台,提高知名度、美誉度,<wbr></wbr>从而成为中国国内行业精英,拥有强大的话语权,<wbr></wbr>为国内外的利益集团鸣锣开道呼号、充当掮客买办,<wbr></wbr>多年来实际也真正影响了行业乃至国家经济决策。<wbr></wbr>我一直认为近年国家经济领域这样的怪异诡秘的现象和行为,<wbr></wbr>决不仅仅是表面专家贪财、官员渎职那么简单,<wbr></wbr>应该是境外对手和敌对势力精心地策划和不懈的努力后,<wbr></wbr>其战略金融间谍的成功之作。这场惊天的美国债券丑闻,<wbr></wbr>更坚定了我的中国国情判断,因此继续等待全面做空全部跌停的时刻</span><wbr></wbr>.</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