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利息的性质
生产需要时间,少有例外地表现为先生产工具和其他中间产品,然后用这些东西生产消费品。这可比喻为迂回或间接的生产方式。在这个迂回过程中,为了生产而生产出来的物品称作资本品,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简称资本,表现为各种材料、半成品和设备。在这个意义上,人类的生产方式总是资本主义的。孤岛上的克鲁索的生产活动也是资本主义的。 资本品的生产意味着把劳动从生产消费品转向生产资本品,而资本品与劳动结合,生产出更多未来消费品。消费的减少(或推迟)称作储蓄。把劳动和土地转换为资本品称作投资。所以,从根本上说,储蓄是投资和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假设某种木屋的生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①制造斧子,②伐木,③把圆木搭建成木屋。每个过程需要1年。生产技术上没有不确定性。而且,生产出来的木屋一定能卖1 000元。 假如这些工作全部由克鲁索独自完成,那么,根本不存在收入分配问题。从而不存在把1 000元的总收入分为工资、租金和利息的问题。也就是说,生产仍然需要时间;他也生产资本品,表现为铁矿石、斧子、圆木;资本品的生产需要储蓄,表现为制造斧子时放弃的消费品生产。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利息不会作为一个独立的收入成分出现。 假设多个人分工联合生产木屋:琼斯和汤姆提供土地,即矿山和森林;张三从琼斯的矿山采矿和制造斧子;李四斧子伐木;王五把圆木变成木屋,那么,这些人共同拥有木屋和出售木屋所得1 000元总收入。 倘若他们所在的社会禁止购买和拥有中间产品——资本品,即不允许买卖斧子和圆木,并且禁止雇佣工人,即禁止雇用木匠张三把圆木建成木屋,那么,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都只能由其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共同拥有。这意味着,铁匠张三和矿山主人琼斯共同拥有斧子;斧子的主人(张三和琼斯)、伐木工李四和森林的主人汤姆共同拥有圆木;圆木的主人(张三、琼斯、李四和汤姆)和木匠王五共同拥有木屋。在这种情况下,如图所示,出售木屋所得1 000元首先在木匠和圆木的主人之间分配,比如分给木匠200元,分给圆木的主人们800元;然后,在圆木的主人们中间分配那800元,比如,分给森林的主人200元,分给伐木工200元,分给斧子的主人们400元;最后,在斧子的主人们中间分配那400元,比如分给铁匠200元,分给铁矿的主人200元。无论如何分配,出售木屋所得1000元必定被分为木匠、伐木和铁匠所得工资,森林的主人和矿山的主人所得地租,即只有工资和租金这两种收入形式。 不过,收入分配必须等到木屋出售之后才能进行。由于每个生产阶段各需要一年,那么,木匠要等一年后才能得到收入;伐木工和森林的主人要等两年;铁匠和矿山的主人要等三年。这意味着,在分工即专业化社会中,这些人必须自己积蓄相应数量的消费品才能从事这一生产活动。假如他们中任何一个人没有储蓄,又不允许他人雇用他,即通过预付他生活费来占有他的未来产品,那么,这项生产活动就无法进行。 如果制度允许中间产品买卖和雇工,那么,要素所有者就可以通过出售未来产品提前得到收入。比如,赵六购买圆木,与木匠签订合同并预付木匠工资,拥有一年后才能建成的木屋。那么,赵六的出现使木匠提前一年得到了收入,也使圆木的主人们等待的时间减少了一年。购买中间产品——资本品,预付要素报酬,并拥有未来产品的人是纯粹资本家。资本家的功能是提供时间,通过预付其他要素报酬,使其他要素所有者提前得到收入,用他的等待取代了其他要素所有者的等待。 当资本家赵六购买圆木和木匠的服务时,他购买的是这些生产要素的未来产品,一年后价值1 000元的木屋,实质上是用一定数量的现在货币交换1年后的1000元。由于时间偏好定律,资本家赵六肯定不愿意用现在的1000元交换未来的1000元。(假设货币的购买力相同。) 假设赵六的时间偏好强度使他至多愿意用980元交换一年后的1000元。木匠和圆木的主人们的时间偏好强度使他们愿意用一年后1000元至少交换现在的900元。因此,按照900元和980元之间的任何数额成交,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假设以950元的数额成交,即赵六花950元购买一年后价值1000元的木屋,其中760元用于购买圆木,190元用于购买木匠的服务,一年后,出售木屋得到1000元,那么,50元的差额就是纯粹利息,而利率约等于5%。所以,纯粹利息是时间的价值。顺便指出,如果木匠愿意等待,1年后,他的收入是200元,这200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工资,其中包含有利息的成分。 需要指出的是,利息不是货币现象,虽然它通常表现为货币借贷利息。我们的例子中的铁匠、伐木工、木匠和地主需要的是面包之类的消费品。资本家完全可以用消费品支付这些要素报酬。只是为了方便,支付的是货币,而货币代表的是可以购买的各类消费品。 还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我们的例子中的赵六用于支付要素保持的资金是借来的,那么,他不是资本家。不过,在没有任何不确定性和不需要指挥管理才能的情况下,根本不需要作为中间人的赵六。 总之,生产需要时间。人的生产方式几乎总是表现为先生产资本品,最终生产消费品。所以,人类的生产方式几乎总是资本主义的。不过,只有在允许资本品买卖和雇工制度情况下,利息才作为一个收入成分出现。没有不确定性情况下的纯粹利息是时间的价值,源于人们的时间偏好,即一定数量的现在物品价值大于相同数量的未来物品。或者说,为了得到一定数量的现在物品,人们愿意放弃更大数量的未来物品,从而利息是现在物品交换未来物品时的溢价。
纯粹利率的高低取决于什么呢?现实中的利率如何不同于理论上的纯粹利率?我将在另一个帖子中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