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实体经济联合增长模式已经起步
20多岁了,中国资本市场始终没有舍弃“资本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建立主旨,20多岁了,中国的资本市场服务能力始终没有能够满足过实体经济的巨大胃口,20多岁了,中国的证券市场投资者也始终没有摆脱掉被一茬接着一茬“割韭菜”的霉头命运。实体经济不满意,投资者不满意,显然,这个“资本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主旨是错了,其错就错在在我们的市场运作中,投资者的利益长期被监管者的政绩利益、融资者的资本需求利益,还有更多的腐败利益吞噬殆尽。
欧美股市从建立之初就一直是搞的市场运作,虽也有过股票“印刷机”、金融奸商利益泛滥等败笔,但还是被无情的市场之手狠狠地教训了几次,于是,欧美市场学乖了,学会了依法定规则,按照供求关系牵线投融资者的利益,用法治监管托起了满足市场各方利益的有效、优效的金融实体经济联合体,长期坚持依法治理,不仅催生了持续几十年的股市大牛市,富有实效的推动了国家经济腾飞,更重要的是全面实现了中产阶层社会化的发达国家建设目标。
各种数据都显示,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形成的基础并不是实体经济,而是证券市场的功劳。一个钢铁工人从工作之初就将每月、每年的结余工资购买本公司股票,30多年之后退休时,这位只做了几十年工人的证券投资人其帐下的金融资产已经超过千万元,相比之下,一个问题凸显了出来,这样的中产阶层生成模式如果在我们的证券市场上是根本就没有希望的。也就是说,是我们的证券监管服务对象模式毁掉了中国社会投资大众进入中产阶层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耽误了20多年国内投资大众进入中产阶层的历史机会,继而,市场平衡经济发展的功效也被扰乱了20多年。
中产阶层社会化能够解决社会多少矛盾?能够提高多少社会发展速度?能够平衡综合消费、综合生产多少组织矛盾?能够解决多少社会生活生产成本问题?显然这些都不是能够仅仅依靠政府的勤政解决好的。
“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就交给市场来解决”,我们的市场经济总设计师邓小平所说的这句话不仅是学习的感悟,也是国际经济建设历史的经典总结。
十几年前,在我们的市场上就已经有“巴菲特”投资思想的萌芽了。在一个中等城市的股票交易所里,统计数字显示,买入股票十几年没有交易的账户不足20%,其中,长期投资,盈利丰厚,催生出中产阶层资产水平的不足这其中的5%,即;总量的1%左右,有所盈利,并且跑赢了GDP、CPI的不足15,即;总量的3%左右,基本不亏钱的不过20%,也就是说这部分投资资本除去同期银行利息、GDP、CPI涨幅,十几年投资资本使用效益基本是无为误事的阶段。这个市场的统计显示,长期投资者中的60%以上是亏损的,有的还出现了巨亏。
难怪我们的市场会频繁的出现大起大落问题,这就是我们市场由设计者们引导出的一种市场文化-------追风文化,短期思维设计。
还有一个我们可以触目可得的国际经验,二战之后,在欧美许多国家的中产阶层社会化演进过程中,正是伴随着这些国家的股市持续几十年的大牛市实现的,也就是说中产阶层社会化的形成是股市长期繁荣的衍生品,一方面,经济振兴依托的是金融市场的优效支持,另一方面,投资者的长期稳定收益孕育了长期牛市的市场氛围,催生了实业经济体形成了效益就是生命,就是企业大战略发展的坚定基石的企业文化,这种市场竞争逐步孕育出了残酷竞争、联合发展、强强协作、产业社会发展综合协作、互促互补的市场文化,也正是这种社会经济文化的形成,促成了一批发达国家的全球优先优势的国际地位。
市场不怜悯乞讨式融资,市场不允许掠夺式融资,市场不容忍欺诈式融资,市场不接受不平等的利益监管,在证券市场上永远都是投资者的利益至上,投资者的话语权有效,融资者必须满足投资者的收益需要才能够获得证券市场一席之地。这些在市场上形成的发展文化长期统治证券市场正是发达国家经济腾飞的本源动力。
充分尊重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不仅使证券市场获得了长足发展,实体经济获得了资本支持,中产阶层社会化奠定了国家经济发达的全球地位,安全有保障的生产生活环境显然已经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有发言权的优势阶层。
有一个很专业的说法告诫我们:“如果不是欧美许多国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就已经实现了中产阶层社会化,最近这次金融危机就会演变成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灾难;”正是因为这些国家大部分家庭经济打击承受能力弹性较大,才使得空前的金融危机没有在大众生活生产方面灾难性蔓延。
相反的案例也很多,经济秩序相对较差的泰国、墨西哥等中等富裕国家,由于国内贫富差距较大,民众经济压力承受能力严重不平衡,在遭受类似97年金融风暴之后,国家经济遭受塌方式打击,民间资本、社会消费无力承担缓冲国家经济压力的任务,以致这些国家经济复苏迟缓,社会动荡长期无以依托缓解。
“我有被忽悠了的感觉”,在今年的人代会总理答记者问时,李总理就“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一经济体”的记者求证做了这样的回答,我们不禁要为这份坦诚点个赞。
上述股票交易所的长期投资统计数据也证实了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现实状况。不仅是人均GDP的差距,大多数劳动者收入落后于CPI增长的问题,经济增长方式的差距才是经济走向长期误入歧途的根源性问题。
毋庸讳言,一个国家的实体经济发展可以催生出一批中产阶层白领、蓝领,但却无法做到让更多的参与其中的劳动者实现中产阶层梦的机会,以更长的财富积累时间,将有限的结余资产不断投资于具有安全盈利机会的投资市场,这种积累投资财富方式是大多数劳动者实现中产阶层梦的途径,很可能是唯一的途径。
上述案例一再申明:民富国强这个顺序是不能随意颠倒的,不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的经济体虽可以一时繁荣,但这个经济体将不能长久发展,道理很简单,市场功能残缺不全,消费市场发育不健全,不平衡,必然导致经济发展长期畸形。
实现大多数群众家庭在经济财富上的中产阶层化,这个社会才能称为现代经济社会;这个国家才能称得上发达经济社会国家;我们的国家已经确定了进军发达国家的经济建设目标,实现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
实践证明,经济强国富国正是伴随着金融泡沫成长壮大起来的,没有金融泡沫就不可能有充足的社会资本支持经济健康稳健发展。也就是说,发掘社会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就需要有对金融泡沫的适度容忍性。
相信,这届党和中央政府已经清楚地看到了一个健康活跃的金融市场对一个国家经济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这就是本轮牛市将给中国市场,中国经济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理由。
网络文章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