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外市场历史经验来看,炒股网分析,在牛市后期货币政策往往会收紧,但市场还会在此后上演“最后的疯狂”,目前来看A股市场牛市可能会在今年三季度深入演绎,进入“最后的疯狂”。
       目前我们仍处于货币宽松周期,而未来可能导致货币政策收紧(或不再放松)的主要因素来自于:经济企稳(L型或弱复苏)、通胀上行、全国性的房价上涨,我们可以把这三个因素作为政策收紧的领先信号。这三个信号可能有一些会在今年三季度就出现,届时可能带来货币政策逆转的预期强化,股市也可能会在这个阶段进入“最后的疯狂”。
       在炒股网(http://www.chaogu.com)看来,导致市场“泡沫”直接破裂的因素可能来自股市自身的供需结构失衡,这个风险在三、四季度之交时值得密切关注。从A股历史上两次大牛市来看,股市供需结构的失衡往往会成为压垮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2001年和2007年两次大牛市的最后阶段,当时股权融资加上大股东净减持的金额都非常高,占当年信贷融资的比重都在20%以上。
       而截至6月上旬,这一比重的年化值为16%,还未超过20%。但下半年随着注册制的推行和大股东减持的加速,这一比重很可能在三季度末超过20%,这对市场将是不小的考验。另一方面,去年9月和12月是定增高峰期,这会导致今年9月迎来首次定增解禁高峰,届时也会对市场形成供给压力。综上来看,A股市场的供需结构很有可能在今年三、四季度之交的时候失衡,进而导致市场在四季度进入调整阶段。
       然而,炒股网认为,市场上涨到目前这个阶段,已经无法用常规的分析框架去预判其未来走势。常规的分析框架是基于盈利和估值,但是主板在盈利下滑过程中不断上涨,创业板的估值又在不断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常规的分析框架都已失效。按照以往经验,股市往往在出现利空信号后还会再惯性上涨一段时间,且上涨斜率会加大。一般的投资者身处其中要继续保持“理性”是非常困难的事,并且在疯狂的群体面前会显得很“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