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601 4
2008-10-28

            据网上介绍,由于次贷危机及国际金融危机,美国不能按期支付按揭贷款的业主,已经超过了1200万个。这种状况不仅影响美国经济,而且间接拖累全世界的经济。作为生存在同一个经济体系的球民,我想给美国政府支一小招,希望能对那些即将被赶出家门的家庭有所帮助。当然,这种办法,对其它有此困难的政府,也会起到一样的作用。

           我的办法就是,由贷款机构和业主重新谈判并签订反按揭合同。业主以原贷款评估价值将房屋的所有权返还给贷款机构,业主变成租赁户,把业主已经交付的房款转变成债权,由贷款机构按期返还业主本利,以支付业主租住该房屋的租金,业主也可以按期收回他的原投资做其它用途。政府对贷款机构的流动性资金加以支持,凡业主不要的房地产,贷款机构可以持有,也可以出售。

           这种办法的好处:1,维持1200万业主的房地产的市场价值不因金融风暴而大比例贬值,能够间接支撑整个美国不动产的市场价值;2,先维持整个有效需求中的消费部分,间接刺激有效需求中的投资部分;3,在现有的法律及社会伦理观的基础上,使市场得以平稳继续运行;4,先维持整个美国经济运行的价值空间,再调整美国经济的结构,间接影响整个世界经济的结构调整。

          这种做法的伦理依据:1,做房地产投资的业主,尤其是次贷业主,都是美国中低收入家庭,更需要美国政府乃至整个美国社会的支持,依据主流价值观,扶贫济困正当其时;2,做房地产投资的业主,比那些把钱存在银行的储户,在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更应该得到美国政府乃至美国社会的支持,至少在目前的特殊时期,出于刺激经济复苏信心的需要,也应该如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8 15:27:1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0-28 15:19:00
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不过,按原贷款评估价值恐怕很难.泡沫总是有的.建房者,贷款者,银行.都应当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8 15:22:00
美国楼市泡沫爆破1200万人濒临破产
2008年10月23日 14:28新浪财经 】 【打印

次贷危机戳破了美国楼市泡沫,楼价大跌令很多业主资不抵债,美国现在有1200万名负资产业主,即平均每6名业主中便有1人濒临断供、甚至破产,随时引发新一轮断供和破产潮。

穆迪经济师赞迪指出,由于不少业主在去年楼市高峰期时二按周转套现,楼市泡沫破裂后纷纷变成负资产。美国负资产家庭数目从2006年的300万,暴增3倍至今年的1200万。他预计,随着楼市继续下跌,明年9月前负资产人数将迫近1460万。

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在7月推出“业主希望计划”,向负资产业主提供高达3000亿美元贷款,不过却被批评适用范围太窄。

财长保尔森也表示,越来越多负资产业主正迈向破产边缘,他认为当局“有更多可以和应该做的”措施去协助业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2 12:23:00
美国将出台新措施救助陷入困境的购房者
2008年11月12日 11:57:20  来源:新华网
【字号  留言 打印 关闭 

    新华网华盛顿11月11日电 美国房贷管理机构联合房利美和房地美11日宣布,将采取新措施救助陷入困境的购房者,避免他们失去住房。

    美国联邦住房金融署当天发表声明说,为防止更多贷款购房者丧失住房赎回权事件发生,将下调贷款利率或者延长贷款期限。据悉,房贷机构将根据贷款购房者的收入下调利率,以使月供额不超过家庭收入的38%。贷款人也可以选择将贷款期限从最长30年延长至40年。

    不过,这两项优惠措施只适用于美国两大房贷融资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发放或担保的贷款。截至6月底,美国共有400万家庭出现还贷困难或即将失去住房赎回权,而这之中只有20%的贷款是由“两房”发放或担保的。

    因此批评人士认为,当天的措施并不能完全解决眼下的问题。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总裁希拉·贝尔当天说:“(措施)不足以缓和普遍存在的抵押贷款问题。”

    花旗集团当天也公布了一项帮助贷款购房者保住住房的计划,将联络50万名需要帮助的抵押贷款人,重组2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此前摩根大通银行已经出台了类似措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2 13:25:00
什么招也不管用!美国就是美国,他需要全世界人民给他埋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