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始计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这段话强调我们在制定战略前要“妙算”,而且要运用“诡道”。而通过对“一带一路”的提出原因,主要内容,主要意义的了解,甚至从新中国崛起的路径来看,读者可以发现这是一条早已谋划的道路,“改革开放”,“走出去”,“和谐”,“一带一路”,这是一条很自然,很连接的路径。当然不排除这是巧合的可能性,总之,在制定这一系列战略前,我们需要“妙算”,比敌对国家看得更远,想得更深。而本文认为中国在走着韬光养晦,曲线救国的道理,这可以麻痹敌人的眼光,当然,近代来看,本文觉得敌对国家显然没有放低警惕,并没有被麻痹,我在想我国在这个“诡道”的研究上,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2.作战
“故兵贵胜,不贵久。”
从近两年的新闻来看,沪港通,股市,高铁,军工,经济走廊,自贸区等等词汇,在不断地走入人们的内心,明显能感受到中国在“一带一路”战略上,有一种速成的决心,符合这句名言。本文觉得国家在这方面做得不错,没有给敌对国家足够的时间来有效阻止中国的战略实施。
3.谋攻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这段话强调作战要不战而屈人之兵,也要知己知彼。而本文认为A国在不断地围住我国,对我国周边国家制定一系列的战略,就是想在未曾真正交火,就已经使得我国孤立无援。而我国的“一带一路”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难题,说是对外发展,更不如说是突破A国的包围,避免孤立无援。而这么巧妙的战略制定,显然肯定建立在对国际形势,战局有很好的了解基础上。
4.军形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阐述的是,我们只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能主动的寻求对方失败的条件,只能等待机会。一带一路符合这点,突破A国的阴谋,争取利于不败之地,而不是过于野心跟美国对着干。
5.兵势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
这段话强调作战需要出奇制胜,战术变化无穷无尽,让对手无法作出反应,同时招数也要尖锐,所采取的行为节奏也很短促,要么不出手,一出手敌人就必须全军覆没。而“一带一路”战略更多的像是突破围歼,加强防守。或许在将来真正作战的时候,更需要剑走偏锋吧。
6.虚实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这段话强调我方需要主动,不能被动;进攻时,让敌人不知道如何防守,防守时,让敌人不知道如何进攻;战术需要虚实,变化形如水。在“一带一路”战略上,偏于防守,作者猜想该战略是否足够天衣无缝,让敌对国家无法抗衡,找到破绽,如果是否定,又该作何战略补充?
7.军争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 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这段话说的是作战要以“诡道”为战略基础,以是否有利为行动原则,动作神速,防守不可动摇,战术虚实神秘等,同样,这些名言更适合于进攻性战略。
8.九变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这里,我方需要同时考虑利弊,要有随时应对敌人的准备,抑或使得敌人不敢进攻的强大实力。
本文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制定,就是为了能突破围歼,避免过于被动,可以随时对抗敌人,同时与沿线国家的联盟,使得敌人更为不敢进攻。
9.行军
“兵非(益多也)〔多益〕,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这句话强调兵在精不在多,本文理解为在沿线联盟中,是否可以考虑避免混进一些在未来有可能涉及联盟内部矛盾的国家。
10.地形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强调地形的重要性,“一带一路”战略就是建立联盟,走丝绸之路,本文认为国家也有出于该路线有一些战争必争之地的提前占领的目的。
11.九地
“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而整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这句话提倡打掉敌人最重视的有利条件,即是我国只需要突破敌人的围歼,威胁自然就暂时消失了。
12.火攻
“夫战胜攻取而不惰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惰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这句话强调事非有利就不要行动,非有所得就不要用兵,非危迫至极就不要开战,需要慎虑。我国目前不存在这个问题。
13.用间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故用间有五: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
第一句话强调了解敌情的重要性,而了解敌情需要用间。第二句话强调用间的精髓在于五间俱起,神秘莫测。这两句话,给我国在了解敌情,知己知彼的过程中提供一些战略思想,同时也可以防止敌人的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