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情况
厦门大学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在经费、场地、人员等方面学校给予大力支持,为厦门大学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物质保证。
厦门大学已建立了规范的校内毕业生就业市场。每年举办一次大型供需洽谈会,厦门大学是华东地区高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联动单位。厦门大学举办多场次与ZF、中介机构等联合举办规模多样的供需洽谈商会,每年到厦门大学召开校园专场招聘会的用人单位有百余家,各学院还举办行业性的招聘会。此外,学校积极参与校外人才市场活动,厦门大学每年组织学院就业工作负责人奔赴省内和省外十几个地区,参加当地人才交流会,推介毕业生。厦门大学常年以网络为载体,重视建设就业无形市场。厦门大学已形成了一个个功能较为齐全、信息量较大、影响力较强,覆盖范围较广的全国就业网络。
厦门大学在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厦门大学始终贯彻“专业化、全员化、信息化、一体化“的要求,厦门大学逐渐形成了较为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来为广大的厦门大学研究生就业来服务。目前厦门大学在不同年段均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厦门大学邀请校内外和国外专家和有经验的管理者,分阶段为厦门大学研究生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系列讲座,并借助社会力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就业咨询和指导。
2005年厦门大学共有本科毕业生3544人,截止到9月1日,就业率为97.07%。这些毕业生在毕业后主要在金融、机关、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就业,厦门大学研究生毕业生大部分就业省市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上海、北京、浙江等省市,厦门市是毕业生最集中的城市。本科毕业生在福建省就业的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50.79%,其中在厦门市就业的占本科生总数的36.12%; 在北京市就业率为2.06%。 在广东省的就业率7.06%,在浙江省就业率为2.23%,其中厦门大学研究生毕业生在深圳市就业率为4.15%; 在上海市就业率2.31%。
重点大学的名牌效应明显。厦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院校及福建省唯一的一所国家重点大学,在2000年福建省各高校普遍感到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厦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很好,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和来学校开招聘会的用人单位比去年大幅度增长,用人单位需求信息达8123条,比去年增加45%,召开的专场招聘会达136场,前来厦门大学开招聘的这些单位多在东南沿海地区,其中:厦门占33%、福州占20%、深圳占13%、广州占11%。今年毕业生最后选择的就业单位,基本上都达到原来预期的就业期望值,有的甚至超过。
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普遍提高。都希望能招聘到综合素质高又有一定特长的毕业生。
厦门大学毕业生十分注重提高他们自己的文化素养,考研十分火爆。今年厦门大学毕业生中考上研究生的有326人,比去年的255人提高了28%。据调查,有相当部分的厦门大学毕业生为了准备参加明年的考研而今年暂不就业。
厦门大学毕业生传统的就业观念有所转变。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对毕业生需求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厦门大学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就有所转变,因此他们不再把户口、身份看得那么重,主要以就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自身发展为择业标准,厦门大学的毕业生在社会的大天地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
表一 2014届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表
就业地区 | 本 科 | 专 科 |
就业人数 | 百分比(%) | 就业人数 | 百分比(%) |
厦 门 | 702 | 33.16 | 46 | 75.41 |
福建省(除厦门) | 519 | 24.52 | 11 | 18.03 |
广 东 | 125 | 5.90 | | |
深 圳 | 74 | 3.50 | 1 | 1.64 |
北 京 | 66 | 3.12 | | |
上 海 | 49 | 2.31 | | |
其它地区 | 256 | 12.09 | 3 | 4.92 |
考 研 | 326 | 15.40 | | |
合 计 | 2117 | 100.00 | 61 | 100.00 |
表二 2014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表
单 位 性 质 | 毕业生人数 | 比重(%) |
机 关 | 153 | 7.02 |
科研设计单位 | 32 | 1.47 |
高 等 学 校 | 54 | 2.48 |
其它教学单位 | 104 | 4.78 |
其它事业单位 | 98 | 4.50 |
金 融 单 位 | 151 | 6.93 |
商贸性、生产性公司、企业 | 839 | 38.52 |
三 资 企 业 | 297 | 13.64 |
部 队 | 36 | 1.65 |
录取研究生 | 326 | 14.97 |
出 国 退 学 | 24 | 1.10 |
其 它 | 64 | 2.94 |
合 计 | 2178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