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学术界清如一潭水,可经历了河南的某个期刊投稿后,内心着实觉得不是这么回事儿。三个月前投稿,收到回函,具体内容如下:
 
尊敬的作者:
您好!
来稿收悉,感谢您对我刊的支持!我们会有相关编辑尽快与您联系。
此致
敬礼!
 
静心等待了快一个月,五月底没收到任何答复,由于该刊是个普刊,估计应该不会再录用了吧,就转投了其他期刊,被录用。结果今天被告知下午就要送印刷厂印刷。大惊!一稿多发对于我这个小童鞋来说不是能担得起的责任。问编辑要多少钱,答曰:壹千!
为自己申诉了一下:首先搜遍了我的邮箱,没有收到任何形式的录用通知,也没有问我同意不同意发表就准备印刷了刊出,不合适,(编辑自己也承认忘发了,只是一直强调他打过电话,但我没接到)。其次,我是学生,拿不出这么多钱,能不能少点。
没想到不说则已,一说被任姓副主编大骂,什么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甚至说导师教导无方。还说要上诉、控告我。
回家商量,明白是遇到要钱的了。下午又打电话联系,让我汇款至个人帐户,催得很急很急,更加明白自己这次是遇到额钱的强盗了。
想息事宁人,把钱转过去, 等我不停打电话要帐号时,又没有人接电话了。但内心很难受,自己是老师,还有一些收入,可那也刚够温饱,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如果是博士生,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再遇到这样的无良期刊,怎么办?为了毕业,我们不得不一稿多投,因为等不起。但无良杂志就是这样抓住学生的弱点,敲诈勒索。遇到这种事情没有地方申诉、只能明白地去被人额诈。
明知上当却不得不上当,唉,做学问难!难得不是清贫、不是寂寞,难得是被骗、难得是与那些无良编辑的斗争。
写此经历,与各位同学分享,望大家学会处理这种事情,不要像我一样,傻傻地再上当。
也愿我们共同努力,让学术环境更加清澈。
也希望主管当局能够从保护学生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规范学术期刊的发表流程、发表时间,给学生给需要凭职称的小老师们一个出路、一个公道。
 
打了一个下午的电话,没有人接。这件事情还没处理完,还不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的。说实话,有点对做学问灰心。所以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可能帖子发出来会惹怒编辑部,但我想给我战壕里的战友们提个醒。
沮丧的时候再看了看大盘,近两千只股票跌停。
今天注定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还有一个问题想与同学们探讨,虽然也觉得这些讨论有些多余:整个事件究竟是不是我的责任?他们有没有理由控诉我?他们一直没有按照邮件中说的“尽快”跟我联系,我是否可以默认为我的稿件没有被录用?
个人看法:我虽然投稿了,但是没有收到他们的录用通知。而且我已经等了合理时间(一个月,他们的网站上没有说明多长时间完成审稿,我是按照一般的规矩算得)。他们的回函中只有尽快联系,但他们一直没有跟我联系,所以我认为没有录用时合理的,转投其他期刊也是合理的。 虽然这么想,可是还是觉得如果真是控诉,受伤的还是自己,胳膊毕竟拧不过大腿,更何况咱连胳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