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才天 发表于 2015-7-9 11:01 
你根本就懂得什么叫做语境,老陈在26楼这句话有什么概念混乱的问题。它与主帖引文的内容完全一致。你 ...
按照你的说法,“36磅棉纱的价值量与原来那个6磅棉纱价值量同样多”是“资本论经济学理论逻辑的结论”。而在马克思的分析中讲得清清楚楚,36磅棉纱中新加入的价值与原来那个6磅棉纱一样多,保存并转移到棉纱上去的棉花价值是原来的6倍。除了这个之外,你还有什么语境?
“因此,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对于马克思的这句话,你也不用问我他的出处在哪里,《资本论》的内容我比你熟悉多了,你连马克思明确讲过的棉纱中新加入的价值与从棉花保存过来的价值都不知道,还好意思来考我《资本论》中的话出处在哪儿?
68楼的话就是根据马克思的“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以及商品的价值构成而合乎逻辑的解释。马克思在讲“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时尚未对商品的价值结构进行分析,因此是把商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讲的。如果我们把棉纱作为一个整体来看,那么这里的劳动实际上就是由生产纺纱机的劳动、生产棉花的劳动以及纺纱的劳动等共同构成的,因此棉纱的价值量也就是由这些劳动分别创造的价值量共同构成的。仅仅在纺纱阶段形成的价值量减少1/6了,怎么可能整个棉纱的价值量就减少了1/6?
所以,你对《资本论》的理解太差劲,还说我“胡说八道”!好好去读一读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构成的分析吧。你不会连这个也没有读到过吧,不然你怎么会说“36磅棉纱的价值量与原来那个6磅棉纱价值量同样多”是“资本论经济学理论逻辑的结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