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555 1
2015-06-30

国际招聘成了某些高校领导出国消费旅游的幌子



  这几年来,由于我们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加大,国内各个高校蠢蠢欲动,在全世界范围内招录优秀在外留学的海外毕业生。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特别对我这种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然而,这两年来发生在身边的一些事,让我不得不质疑国内高校:你们是真的招聘么?
  话说这一次西北工业大学又来英国招聘了,地点选在伦敦的帝国理工。为什么说又来招聘哪?因为就在不久前, 西工大的招聘团队,据说有好些大领导,“偷偷”去了英国的剑桥大学招生,不知道招到了什么“宝贝”。为什么说偷偷地哪?因为我们学校大多数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并不知道,包括我们组几个面临毕业的学生。而且,在英国留学的同学都知道,剑桥大学所在的小镇是著名的旅游景点,离伦敦还有一个多小时的火车路程,而这个时候是旅游的高峰季节。当然了,我们不能以此就认为他们去剑桥消费了,旅游了。
  但是,这次在帝国理工的招聘,我的一个已经毕业的同学按照他们的要求给他们公布的邮件地址发了简历,结果如石沉大海,绕无音讯。我这个同学在英国的另一个城市,本来想就此机会来伦敦面试,结果不了了之。而我,听到这个消息后,记忆瞬间被复活了。因为,这不是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
  还想想是去年,尝试给某高校(涉及我个人,不想公布该高校,只是我再也不考虑去这个高校了)投了简历。结果跟我同学的命运一样,至今一年多了没有任何回应。而就在我等待的这一年里,该高校的校长带团来到英国招聘,而书记据说是带团去了美国。这么浩大的国际招聘可谓是“求才若渴”啊,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想想我们国内某些高校的招聘,绝对是“世界独创,名不虚传”。首先,在他们学校的网站上你很难找到招聘的信息。在他们的网站上,你看到的永远是领导来访了,某某会议召开了,某某大项目申请成功了,......甚至有的连更新都来不及。 即使有招聘信息,你永远不会知道他们需要招几个人,具体哪个方向,工作的具体职能是什么......留的电子邮件既有学校的,也有系里的,你不知道是该联系学校还是该联系系里。等你搞清楚后,写了一封邮件,开始等待,接着发现永远没有了消息。当然,有人说你太不懂国内行情了,现在毕业的博士太多了,不光国内,海龟都得有无数,得有内行人去打探打探消息。于是,通过一定的关系,终于你的简历到了某位领导的手中。这个时候,领导就开始像个“教授”了,认真起来,一开始得练习数数,说你的SCI不够篇数,因为内容他们反正也不懂;SCI够篇了,说你怎么是第二作者,你心里一惊,你妈,第一作者是导师啊。他们似乎忘了,在他们“科研”的路上,有多少名不副实的即是第一又是通讯作者的文章。甚至,他们也忘了已经有多少年没有读过文献,但他们一直在发表“SCI”。当然了,也有很多教授,他们本身也没有多少SCI,在他们内心里甚至是极其鄙视SCI的。但是,他们已然是“教授”,同时也是官员,他们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他们说你的SCI不够就是不够,无可争辩。如果你够幸运,SCI刚刚够数,但他们发现你有独立思想,可能不会轻易变成他们的“人”。他们就会想方设法找一个理由把你拒了。要找一个理由拒绝人实在是太容易,可能你本科不是211或985, 也有可能你研究生就读的学校国际排名不是前20。现在可不缺人才,遍地都是,他们声称要招最合适他们团队的人。因此,放眼望去,某些高校全是清一色的“自己人”。好一个科研“欣欣向荣”的景象!审查完毕,你的简历就会暂时摆放在领导的桌子上,有时则不幸被扔进了垃圾桶。为什么是暂时哪,因为能通过这种关系传到领导手中的简历,可不是你一份哦。你要知道,官员的儿子女儿要毕业了,院士的儿子女儿也毕业了。所以,你多年的努力是没用的,因为你爸爸不努力。
   说到这里,有人会说你太偏激了。但是,请你记住我说的每一件事都是有迹可循的,都来自国内的某些高校,有一些是我亲身经历的。当然,好的高校是不需要的。到目前为止,我没遇到过清华北大领导带队过来招聘的盛况。也有人说,那是你不够优秀。是的,我承认自己不够优秀,但是真正优秀的有多少,而且又真的会全心全意回去么?我想说的是,既然你们出来招聘,就请玩一次真的,否则不仅仅浪费国家的资源,而且还浪费我们的宝贵时间。为了把一笔必须花掉的经费花掉,你们浩浩荡荡出国了,难道就不应该做点实际的事,对得起国内纳税人的血汗钱?你们既然出来招聘,为什么出来面谈的都是校长,书记之流?难道校长书记们都是各个专业领域的翘楚,那么国际排名多少位,对每个专业都是专家么?国内反腐不让喝茅台,你们真有创造性,带出来到国外喝。这就是我所知道的国内某些领导。
  写到这里我也该打住了。我这篇文章没有攻击西工大的意思,只是说了一个事实情况,国内已经有好几个高校来过英国了,情况是一样一样的。我也从没想去西安的打算,因为我确实不够优秀。如果西工大的领导看到了想回击我,请先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你们学校短时间内分两次来英国招聘,一次去剑桥,一个去帝国?中间隔了不止一个月的时间。
  (2)为什么发邮件给你们公布的邮箱,却一直没有回应,即便你们回应说“不好意思,你不够优秀”也好,总得给人一个答复。
  (3)你说你们没有消费,没有旅游,那么你们能不能公开你们的招聘团队的所有人名字,职务,在招生中起到的作用。同时,你们去了哪些地方,公费共花费多少,你们的私人卡又刷了多少?你们敢公开么?
  
(转载来自科学网刘永亮博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7-6 09:33:08
呵呵。差不多就是这样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