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考后估分填报志愿还是知分填报志愿,两者都是以分数为基础“高分段”、“中等成绩”、“低分段”的考生应如何填报志愿呢?
1高分考生:挑“名牌”要胆大心细 高分段考生在这里是指估计出或知坦的分数在本省(区市)本—控制线上的这部分考生,这部分考生由于成绩优秀;所以对志愿的选择也特别”讲究”。
我们首先要说说那些处在分数“金字塔”项的各地前几十名的考生,这部分考生在选报志愿时就是要胆大,要有鱼和熊举可兼得的信心,也就是不光要远名牌学校,还要选好专业。
这部分考生在选学校和专业时,建议首选综合大学,在此前提下选择自己相对喜欢的专业,一般不以专业定学校。在这些综合大学里.即使对专业不满意,考生在入学后仍有很多转系、转专业、修二学位等二次选择的机会。如果是以专业定学校;这部分考生的某些能力就可能得不到发挥,特别是选择了操作性很强、学科面很窄的工科专业,当想路学科学习或转系、转专业时,便会发现由于专业的限制,困难重重。
此外的另一部分高分段考生,成绩离既要上名牌学校又要上好专业还育距离,这些考生平时是学习的佼佼者,但同时也是高考落榜危险性较大的一群。一方面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往往给他们造成一种错觉:高分数将大学和好专业:另一方面这部分考生往往很自信,但这种自信把握不当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偏执,表现在填报志愿就是“非某某大学不报”,如果不给自己留下半点迂回的余地,而一旦失误,落榜也就无可挽回:此外;高分考生的压力也最大,他们的目标不仅是男上大学而且是要上‘所好大学,甚至更明确就是“某集大学某某系”,这种志愿的坚定性无疑给考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很容易影响到商考志愿肋填报。
2中算成绩:面宽量广慎“下手” 高考成绩中等的磅生;由于为数众多,高攀不容易,低又不肯屈就,选择的余地就可能变得很小了。所以中等成绩考生通常是最难把握志愿境报的,一旦志愿填报不当,往往造成落榜这样的考生如何填报志愿,如何提高命中率?
高考成绩中等的考生在填报第一志愿时,首先要客观地分析自己在本省(区市)考生群体中的大体位置,同时要全面了解淮备报考的高校情况,有条件的可分析往年高校在不同分数段的录取情况,找出年度间学校志愿上下波动的规律,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自己的具体情况,从中框定几所自己喜欢并适合的大学,认真研究其招生章程,仔细斟酌决定取舍。其次,填报参考志愿与重点批的填报一样:不仅要尽可能多地选报,而且各所学校以及同一学校中的几个专业间要体现出合理的“梯度”。第一专业的选择最好是自己的理想专业;第二专业的选择则要稳妥,即正常情况下能被录取的专业;第三、四专业的选择更是要“保守”些。
3低分考生;不“攀高”不“追热” 低分考生,在这里是指成绩在专科(高职)控制线上的考生。这部分考生在志愿填报中又该注意哪些呢?填报院校不“攀高”。对于面考成绩相对较低的考生,选学校不“攀高”很重要。应当承认,对那些考试成绩在当地本科控制线下、专科控制线上的考生,选择一所地理位置较偏,所设专业又不“热”的学校,就根有可能被录取。
专业选择不“追热”。选择专业像选报学校一样。“热门”专业竞争十分激烈,目前较热的一些专业如计算机、信息工程等是很多考生都在选报的,而这些专业的招生人数是有限的。一个规模较大的院校一般都有几十个专业,如果在某省招收150人,每个专业也只有几人,虽然只有那么几个名额,但报考的人还是很多,结果只能有少数人如愿以偿,多数人被“挤”出去,服从调剂的考生有可能调配到那些第一志愿不满足的专业,不服从调剂的,学校只得退档。
重视“服从调剂”。高考志愿一般都有“服从调剂”一栏,每年高校招生中都有一部分入填“不服从”,结果丧失了原来可以享受的第二次被录取的机会。对高考分数处于专科段的考生来说,本来分数就不高,落榜的几率很大。因此填上“服从调剂”,所报第一志愿学校和专业录不上,还有可能被录取到其他学校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