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自由竞争的经济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一单位劳动的未来产品价值的估计,在任意给定的工资水平上,一些人愿意出售自己的劳动服务,成了取得工资的雇工,另一些人成了支付工资的企业家雇主。企业家们竞争劳动服务,等价说法是劳动者竞争企业家才能。整个企业家群体的盈亏取决于有多少人想成为企业家以及他们对未来产品价值(其背后是消费者未来需要)的判断。如果一个时期想成为企业家人的较少,比如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那么,等于说想受雇于他人的人较多,劳动者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企业家雇主之间的竞争不那么激烈,那么,工资水平相对低,整个企业家群体有利润,虽然仍然会有亏损的企业家。如果一个时期,想成为企业家的人较多,而且他们对未来商业前景的估计过度乐观,那么,劳动市场上企业家雇主之间的竞争就会较为激烈,工资水平就会相对较高,整个企业家群体就会亏损,虽然仍然有盈利的企业家。
上面的讨论仅仅简单情况下整个企业家群体的盈亏。在这个基础上,你可以讨论其他要素的影响,比如其他生产要素的供求情况、垄断、政策等。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qi509 发表于 2015-7-16 17:49 我在我一些回帖中已经不止一次的指出:一切企业的盈利与亏损不是源于企业对产品价值的估计。而是取决于消费 ...
1993108 发表于 2015-7-16 19:11 还有一点是,消费者的钱包。 小琪琪,真逗。
qi509 发表于 2015-7-16 19:40 记住:消费者的钱包决定着产品数量。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者的钱包。没有消费者的钱包就没有生产。这是相对 ...
1993108 发表于 2015-7-16 19:45 小琪琪,你学习马克思,也学习过。按你的水平学历,学习地非常好聊。
qi509 发表于 2015-7-16 19:48 这个定律不但是经济学定义同时是心理定律。
1993108 发表于 2015-7-16 19:52 这个叫钱包定律小琪琪。
qi509 发表于 2015-7-16 20:23 正因为我知道。所以我才说它是:即使经济学定义又是心理学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