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车联网千亿元年开启。车联网是互联网+智能汽车+后服务的综合体,所涵盖人与车、车与车、车与内外部的三大体系中,车与路目前的主流应用为智慧交通(G端)、车与车是智能物流(B端)、人与车则是目前互联网巨头发力的重中之重(C端)。最看好长尾空间最大的车与人闭环,也是汽车后服务市场的重要延伸。车联网总计市场空间在450亿每年,整体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是目前市场空间的近十倍。车联网从09年开启大幕一直尚未如火如荼的原因,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产业链群雄纷争的格局下缺乏兼容的、平台化的入口;一是车联网的用户属于低频消费,驾驶者对于行车安全的诉求和以远程救援为代表的低频化消费使得车联网的变现成为难点。本文主要围绕这两点展开讨论。
产业链各主体分庭抗礼:入口和数据之争。车联网的产业链涉及到众多角色,通信、软硬件解决方案和设备层面的发展比较成熟,上层的平台搭建以及应用、服务层面,仍缺乏统领者,处于产业链两端的整车厂商和互联网巨头无疑是把控产业链数据和入口的两强霸主,两者的战略合作或是破局车联网标准化、兼容性瓶颈和兼顾入口、变现互联网模式的终极路径。而互联网巨头和整车厂商之间的利益能否达成一致,目前还是个未知:前装市场被汽车厂商把控的CAN总线才是车联网的数据核心基础,其开放性是车要完整的上网。在国内TSP平台商把控力较弱的格局下,图商成为我国车联网前装市场的重要领航者,以四维图新为代表;后装市场目前的市场格局鱼龙混杂,而搭载免费硬件的服务收费模式,使得销售渠道以及覆盖的用户数量尤为关键,以元征科技和凯立德最为代表。基于对于车联网产业链的分析,未来后装最主流的模式应该是B2B2C。
UBI和汽车后服务O2O成为车联网两大变现核心。人车互联的核心盈利点在于流量切入点之上后服务的延伸和系统平台的搭建,即用户核心数据的变现,以UBI为典型代表而以汽车后市场的O2O服务为主流。预计到2020年,UBI渗透率将超过6%,收入空间将达到800亿。判断未来UBI的规模化爆发一是依赖于前装“TELEMATICS+UBI”模式的落地;二是取决于车厂与互联网巨头合作对于CAN总线的数据开放性程度。车联网C端即车主,具备消费频率低、粘性差、单价高的特点,覆盖汽车消费周期全程的O2O汽车后服务成为突围以上短板的重要变现途径。通过硬件数据的收集、云端的反馈处理和服务费用、UBI保险的分成实现商业模式的完整闭环。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B端快速增长或成为车联网应用变现的前期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