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互联网金融与Fintech版
818 0
2017-12-21

2017年年初,50亿以下市值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接近90倍,是1000亿以上大市值公司的近5倍。经历了过去一整年的估值回撤后,大小市值之间的估值差异显著收窄:50亿以下市值公司的估值回落到1000亿以上市值公司的近3倍,中型市值公司估值回落到大型市值公司的1倍多一点。如果考虑到中小市值公司的业绩增速显著高于1000亿以上市值的大公司,那么两者的PEG在2018年将出现显著接近。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小市值的公司在2018年将有不错的相对表现。

但即便认为成长股、中小市值公司存在机会,其内部的分化趋势也不容忽视。信达证券策略分析师谷永涛对比了2017年以来中小板指数、创业板指数、中小板综指、创业板综指的走势。麟龙科技从数据上看,中小板指数涨幅最高,中小板综指近期在盈亏线上下波动,创业板指数和创业板综指表现较差。由此可见,成长股的分化已开始,且从涨跌走势来看,这种分化是逐渐形成的。

推动成长股内部产生分化的重要原因是业绩的分化。对比创业板近年来的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创业板整体的营业收入增速,自2014年年初至今震荡攀升,截至2017年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达32.71%,但是整体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速却出现了较大波动,其同比增速在2016年一季度达到阶段顶部,为61.08%,随后则快速下滑至2017年中报的6.33%,三季度又小幅回升至7.57%。营收增速持续好转,但净利润增速回落,创业板整体经营效率不佳。相对较差的业绩导致市场表现欠佳。2018年成长股内部的分化仍将继续,业绩将成为主导个股分化的重要因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