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1512 0
2015-07-08
  据获悉,国家发改委、能源局7月6日正式发布《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旨在2020年初步建成智能电网体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中国ZF开始布局智能电网,打响能源互联网革命第一枪,相关智能电网概念股有望受益。
  《意见》提出发展智能电网的三个目标。一是要实现清洁能源的充分消纳。通过远距离输电网和主动配电网,实现水、风、光能的充分利用。同时,加快微电网建设,推动分布式电源的广泛接入。
  二要提升输配电网络的柔性控制能力。通过提高混联电网智能控制、经济运行、安全防御能力,以及示范应用大规模储能系统和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增强电网在高比例清洁能源和多元负荷接入条件下的供电可靠率。
  三要满足并引导用户多元化负荷需求。通过供需互动用电系统实现需求侧管理,实现电力节约和移峰填谷。适应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等多元化负荷的接入需求,打造清洁、安全、便捷、有序的互动用电服务平台。
  为此,《意见》提出十项任务,分别对电源侧、输配电、需求侧、以及装备技术和标准等环节的智能化提出具体要求和指导。
  针对电源侧,《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协调发展和运营机制,积极接纳新能源,促进多种能源优化互补。而在输配电环节,要构建安全高效的信息通信支撑平台,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
  在电力需求侧,《意见》要求强化管理,引导和服务用户互动。推动多领域点能替代,有效落实节能减排。满足多元化民生用电,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
  同时,《意见》还在技术装备和标准体系方面要求,加快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应用,促进上下游产业健康发展,并完善标准体系,加快智能电网标准国际化。
  国家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专家组组长、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表示,智能电网是下一步发展能源互联网的基础支撑平台和资源配置中心。简单来看,它是将信息、通信和技术(ICT)、自动远程控制技术和先进的输配电基础设施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结构。老钱庄股市直播www.lqz.cn
  随着技术发展,智能电网的内涵已从最早强调电网自动控制与保护,发展到注重网络信息流的价值以及电网中能量流与信息流的整合。因此,智能电网需要为各类型能量单元提供具有高度兼容性的并网接口,更好地发挥在能源互联网中配置资源和基础支撑的作用。

  曾鸣表示,发展智能电网的潜在困难主要是商业模式方面,而不是技术本身。尽管定位不尽相同,但推广智能电网最好与能源互联网同步考虑,因为能源互联网与社会直接对接,可以在能源需求侧和市场平台上发挥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