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我国工业能源消费负增长,工业能源生产力继续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展望下半年,随着工业经济增速企稳回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可能出现反弹,节能环保产业提速发展,结构性节能减排效果将进一步显现。
    工业能源消费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主要污染物减排继续推进
    2015年1-4月,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为2010年以来的最低值。重点耗能产品粗钢、水泥、平板玻璃、烧碱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3%、4.8%、6.4%和1.0%,火力发电量同比下降3.5%,高耗能行业生产放缓和工业经济优化调整导致工业能源消费量降低。1-4月,全国工业用电量1207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8%,比上年同期降低5.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9.8%。上半年,预计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有望下降7%左右,超额完成年度下降4%的目标任务。预计到6月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为1.41吨标准煤,比2010年的1.92吨标准煤下降26.5%。
    1-4月,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有所下降。PM2.5、PM10、SO2、NO2平均浓度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其中SO2平均浓度下降幅度最大,同比降低20.2%;PM2.5平均浓度同比降低15.8%。
    轻重工业能源消费走势分化,四大高载能行业能源消费增长乏力
    1-4月份,轻、重工业用电量分别为2014亿千瓦时和10065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9%和下降1.3%,增速同比分别降低3.1和6.1个百分点。
    1-4月,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合计525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8%,增速同比回落6.3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9.2%。其中,钢铁和建材行业用电量同比分别下降6.9%和6.5%,上年同期为增长1.5%和10.6%,化工和有色金属行业用电量增同比分别增长2.9%和3.7%,增速同比分别回落1.6和1.0个百分点。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关统计,1-4月,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3%,钢协会员生产企业累计总能耗同比下降2.51%,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13%,吨钢可比能耗同比下降0.35%,钢铁行业生产下滑和产品单耗下降拉低了钢铁行业能源消费量。
    1-4月,四大高载能行业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均小于1,表明四大高载能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处于下降区间。其中,4月份建材和化工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扩大,钢铁和有色金属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收窄。
    西部地区用电量增速领先全国,重点区域污染物排放同比下降
    上半年,各地区工业经济增长分化明显,东、中、西部地区保持增长态势,其中西部地区增速最快。5月份,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中部地区增长6.5%,西部地区增长7.8%,东北地区下降4.6%。相对较快的工业经济增长带动西部省市用电量增速领先全国,在用电量增速最快的10个省市中,除江西、安徽和上海外全部属于西部。
    1-4月,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重点区域PM2.5、PM10、SO2和NO2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同比保持下降态势,其中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降幅明显,长三角地区PM10和NO2排放量小幅下降。三大区域比较来看,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保持领先,长三角地区居中,京津冀地区差距仍然较大。
    重大节能减排政策法规连续发布实施
    上半年,重量级的节能减排相关政策法规连续发布和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工业领域污染物减排压力越来越大;2015年4月2日,国务院印发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采取综合手段全面提升我国水污染防治水平;201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将“绿色化”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将“绿色发展”作为实现制造强国的基本方针,将“全面推进绿色制造”作为战略重点和任务;2015年5月12日,财政部印发了《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和加强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管理。总体上看,我国节能减排领域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处于加速建设阶段。
    主要问题
    工业效益下滑致节能减排动力不足
    受产能过剩和工业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影响,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341.3亿元,同比下降1.3%。尽管工业利润总额4月份出现小幅回升,但影响利润增长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一是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矛盾化解尚待时日,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低缓。二是工业产成品存货、应收账款偏高,多数工业企业资金链依然紧张。因此,工业利润回升的基础仍不牢固,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产能过剩和资金链偏紧制约企业节能减排投入,企业节能减排动力不足。
    企业面临环保达标压力越来越大
    根据环境保护部通报新环保法的执行情况来看,上半年,各级环保部门充分运用“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行政拘留”等手段,执法力度日益加大,同时加强与司法机关联动,积极推进两法衔接。3-4月适用按日连续处罚案件数是1-2月的515%,适用限产、停产案件数是1-2月的237%,适用查封、扣押案件数是1-2月的125%,移送行政拘留案件数是1-2月的197%,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数是1-2月的204%。同时,在大气十条、水十条的推动下,各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越来越严,工业企业、尤其是高污染行业企业面临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