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上游是干细胞采集和存储业务(主要是脐带血库),是目前最成熟最主要的干细胞领域的产业化项目。其主要业务为脐带血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脂肪干细胞、羊膜等干细胞物质的采集及贮存。目前脐血主要用于对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除了脐血造血干细胞库外,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库也逐渐发展起来,如深圳市间充质干细胞库、山东省人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等。
图表1:脐带间充质与脐血干细胞区别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胎盘、脐带、脐带血和羊水,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含量丰富、增殖潜能高、免疫原性低、支持造血功能强,并且取材方便,其采集对母亲和胎儿没有任何不良影响,自身使用没有组织配型的问题,供他人使用时产生严重免疫排斥反应的可能性较低,适用人群广泛,无论理学争论。
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可以用来治疗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包括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异常增殖综合症、淋巴瘤等)、血红蛋白病(如海洋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疾患、自身免疫性疾患。近年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以其优势得到广泛发展。
图表2:间充质干细胞优势
脐带血库分为两种分别为公共库和自体库。公共库接受公共脐带血捐赠,免费保存,支持自用;自体库则收费保存,只用于保存着自体移植所用。
按我国法律,公共库每省只签发一个执业许可证,目前共有北京、上海、天津、山东、辽宁、浙江、四川、广东、甘肃、重庆10个牌照。目前在中国,保存一份脐血,以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脐带血保存的最新收费标准显示,根据保存期限的不同,分为6年、12年、18年三种类型,收费分别为12200元、14800元和16800元。地区不同收费情况不同,暂无统一标准。在美国,父母需要首先一次性支付约2075美元的费用,随后每年要额外缴纳125美元的保管费用,不过保险公司会提供部分折扣。
我国目前每年新生儿数量约1700万人,其中城市新生儿数量不低于30%,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预计5年后每年新生儿数量将达到2010万左右。随着近年来干细胞科普知识的广泛普及、干细胞治疗政策的放开,新生儿储存干细胞的比例将逐渐提升。假设10%储存干细胞,1700万人*10%*1.6万元/例=272亿元,即仅存储市场空间可达数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