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之“抉择”
转载一个微型小说。对应届博士找工作挺有帮助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8457-903779.html
在面试过的诸多学校中,地处成都的西蜀大学算是排名最好的。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城市,离自己家比较近,很多同学也都在那边上班;学校名气大;学校在郊区,周边地段的房价也就七千。不过学校没有任何的安家费,而且进去之后年收入大概只8万左右,还要求前三年里必须发表六篇SCI文章,申请到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达不到要求就得“非升即走”。不少在成都工作的老同学都恭喜李勋哲拿到了西蜀大学的工作机会:“赶紧来成都工作吧,你来了我就给你介绍对象。成都美女多啊,我手上一大堆资源呢!”
可是,学校的各种高得吓人的考核以及学校的那些毫无吸引力的待遇让李勋哲有顾虑。李勋哲决定找一个刚进西蜀大学工作一两年的年轻老师咨询一下。在网上找到一个刚进西蜀大学工作两年的邓老师的电话,根据网上资料,邓老师也是从外校进去的,是在自己将要去的那个学院工作。拨通了邓老师的电话,自报了家门之后,李勋哲问:“邓老师,您在里面工作了这么久,感觉怎么样?”
“哎,两个字——苦逼。学校不太重视年轻人的发展。我们这些青椒们考核多,工资低。我现在一个礼拜四天有课,还要帮着大老板跑项目、弄材料、发论文,整天都累的要死。这么忙一年到头也就十万左右。工作两年了还没攒下啥钱,一家子挤在学校的四十平出租房里。如今孩子出生了,除了奶粉钱、一家人的开支,就剩不下几个钱。有时候感觉自己活得连尊严都没有。”
“没有其他收入吗?听说在西蜀大学里面很好拿项目啊?”
“年轻人既没有人脉又没有经验,你怎么拿项目?项目还不是那些大佬们去拿。他们倒是轻松,一年搞几个项目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了。”
“您现在是自己单干还是进了其他老师的团队呢?”
“自己拿不到项目,只能进别人的团队跟着别人干了。”
“能进团队也不错了。压力没有自己单干那么大。”
“哎,要别人帮你,你是要付出代价的。现在我帮着大老板做各种项目,每年的年底也就分个三五万块钱而已。大部分钱还不是给那些大老板们拿去了。而且,学校里面大多数老师都是本校毕业的,像我们这样外校毕业的青年老师大都会被边缘化。”
与邓老师通过电话之后,李勋哲对西蜀大学愈加没有好感了。他暗想:“那不是我想要的未来。”
十二月底,找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陆陆续续有学校催着他签约,可是他心里面还是没有拿定主意。他想,哎,要不就直接和西蜀大学签约了吧,苦逼点也就算了,至少离家近,朋友多。
一天,他在网站上又看到了一个招聘信息:西夏新成立的二本高校,重资招聘具有博士学历的高水平人才,安家费30万,科研启动基金15万。30万,对于他来说还是太有吸引力了。此外,学校新办不久,对老师的要求主要是教学为主,对科研上面的考核倒没有特别多。看到这条招聘信息,李勋哲心动了。于是他把简历按照招聘信息的要求发到了指定的邮箱。当天下午,接到了来自三闾大学的面试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