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156 11
2014-08-19

     博士毕业后就开始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从工程材料的水利工程口,到地学的多个口,相关的我基本都试过。青年的、面上的我都冒失的去尝试,结果显而易见全部被砍。也许是评审专家们都砍到手软了,也许是我近10年的积累够了,更关键的是老师们、朋友们的帮助,经历了6次被砍,于2014年总算侥幸过关,而且还是个面上项目。于是乎,写点文字,祭奠一下6次的失败,总结最后一次的幸运原因。


     1)坚实的研究基础

     这一点似乎已经被前辈们强调过很多了,我想再强调一次也不为过。基金的评审专家一人都拿到10本左右的申请书,都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评审完。很多专家甚至都不太了解我们申请书研究方向。所以专家们肯定会看看摘要,看看研究基础。这时SCI多的、论文多的申请书肯定会有优势。我多次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我发的SCI论文数量不够,大都是中文的,这一点首先就让审稿人不会太信任我能完成我写的申请内容。2014年能通过盲审,很大的原因是我在2013年连续多篇SCI见刊,基本是前几年的积累一次性见刊了。尤其是最近几年的成果,如果足够多,质量高,并且和申请内容相关,我想这肯定会给申请书加分很多。如果非得量化研究基础的比例,我给40%。


     2)认真的申请书撰写

     申请书的撰写基本是八股文,但认真、再认真永远不会错。有了好的创意当然重要,但要表达出来让审稿人看懂并非易事,尤其是还得打动审稿人更需要写得通俗易懂。我的失败教训就是写申请书太不认真。我一直习惯写程序的试错方法。以最快的速度写完程序,然后Debug立刻就能得到报错的提示,然后立刻修改。可写基金申请书可没法立刻Debug。如果不够认真,带着一堆错别字提交上去,基本就被审稿人以不认真的理由给砍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还是有,那就是提交前多找老师们,朋友们帮忙提意见。这一点非常重要,自己自我感觉良好的东西,让别人不一定就能看懂。吸收了大家的意见后再修改一般都会大大提高申请书的质量。量化比例40%。


    3)好的人脉

     准备好本子后,提交上去我们的努力基本就结束了。剩下的就有点运气和平时人脉的积累成分了。好的申请书,遇到一个完全不懂的外行,非常可能被砍,这只能怪自己运气差了,毕竟资助率不到30%。另外那些大牛们、天天到处做报告的活跃教授们,认识他们的人肯定多,一般审稿人遇到熟人,都会有点人情分。这不是中国特色,美国也这样。同样质量的申请书,遇到熟人,熟人的本子分数一般都会给高一点,当然少数情况例外。所以经常开会的,人脉广的肯定有优势。量化比例20%’。


     最后总结一下,我6次的失败,很多时候并不是我申请书的idea不够好,更多的原因是审稿专家不相信我能完成,或是我申请书写得不够认真,三个审稿意见基本是ABC,一般只要有C的基本很难上会了。最后一次成功的原因是:我按照审稿人意见认真的修改了申请书,研究基础加了数篇SCI及其他成果,基本是近3年内的。因为经历了6次失败的打击,即使这次侥幸过了,也很坦然了。不过对于高校老师,基金和职称、带学生都直接相关,重要性大家都非常清楚。我今年特在意基金的最重要原因是我的课题基本都结题了,4个学生的劳务费将会成为我最大的问题,现在有了基金至少可以解决我4个学生3年的劳务费问题。最关键的是,有了基金我可以做我自己想做的事,减少为了经费去替别人打工的工作了。


     到此打住,希望逻辑性不强的文字对和我一样在一线打拼的朋友们有点帮助。也非常感谢这些年帮助过的老师们、朋友们。这点小成功一半的功劳是你们帮助。


来源:叶爱中的博客


原文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 ... 8&do=blog&id=82053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19 10:48: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9 10:53:16
按照审稿人意见认真的修改了申请书,
is a very helpful experience.

Insider information is always valuable.
Get it, use it, apply it.

Thank you again for your insight.
Have a great da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9 12:50:33
申请基金文书,这叫写标书。。八股标书还是很重要的,有的海归搞不赢土鳖就是在于,首先国内木有关系,其次标书不会八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9 14:28: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9 14:57:30
research 发表于 2014-8-19 14:28
科研的兴趣消失了,
中十次标又如何,
充其量什么靠科研可以发财。
说得对!一部分人就靠着拿基金吞噬纳税人的钱,搞一些没意义的垃圾模型,写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