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理想的金融市场在地区、国家、乃至全球范围内重新分配资源的支配权。在商业社会中,这种支配权体现为货币的购买力。简单说,赚钱多的人不一定会花钱,会花钱的人手头却不一定有钱。商品市场的资源分配按照劳动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中谁有钱,谁没钱,这是资源的第一次分配。但想要社会良性发展,想要资本能不断积累、技术能持续革新,那些需要钱但没有钱的企业家和创业者就得能够拿到生产和研发所需的资源。金融市场正是这样一项重新分配社会资源的工具。不管是债券、股票还是私募、风险资本,这些工具的最终目的都是帮助手头有闲钱的”金主“把钱投出去,让真正需要花钱的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拿到活动经费。
当然这个过程对投资者并非无偿,对融资者也有一定债务成本,而投资”打水漂“的可能性则是投资者的”风险成本“。这就形成了一种优化资源配置的价格机制,债券的利率、股票的盈利等等都是这种价格机制的具体实现。投资者怕血本无归,自然会着力筛选优质企业和项目,融资者希望拿到更多资金,自然也会尽量提高自身竞争力和财务秩序。当然这只是理想中的情况,现实就是另一个故事了。描述理想的故事往往很短,现实的故事却往往很长。
另一方面,自从金融衍生品逐渐发扬光大之后,金融市场的职能又有了许多扩展。衍生品并不直接分配实体资源的支配权,而是重新分配风险,具体来说就是把经济波动、投资失败的风险从难以承受的一方转移给容易承受的一方,以可能的利润空间和一定费用作为转移的代价。由于这一目的,金融衍生品可以为追求风险和高利润的市场参与者建立巨大的金融杠杆,但如果这些参与者对未来的估计盲目乐观,衍生品同时也就为他们掘好了坟墓。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最后,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金融市场的意义,那就是在原始商品市场按劳分配的基础上,重新按需分配广义的资源,促进技术革新和生产力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