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营改增,营改增政策对交通类集团的影响,大面上来讲的话,我以运输类为例,看一下,有好有坏,一带一路就不说了,一带一路,交通类集团未来吃一带一路,这是相当长时间里,我们不仅会掀起亚洲基础设施投资的高峰,相应的其实国内基础设施投资的又一个高峰,我们也会掀起,但是下一步,不再会是高速公路网,铁路网的密化,实化。过去我们很多省交投觉得已经没有路可建了,一个是拓宽,另外是密化、实化,本来转了个弯,转得不大,但总觉得我们再修一条直线,密化、实化,路网,你们越仔细看,越像蜘蛛网,很密,只要有个拐弯,就有人想着中间给打通。但现在我们发现,这个做法,边际效应递减,再密化、实化没有空间了,那么怎么办,做交通枢纽,做已有路段的优化,把断头路,把低效利用的路,把规划不科学的路,怎么用起来,把各种交通形态之间的衔接怎么做好。
当然这时候,43号文不是孤立的,中央一手下43号文,一手推动PPP,正所谓一个硬币的两个面,43号文是削减、控制ZF控制的融资平台,控制地方债务,控制隐性不可偿还债务,去除可能的中国版的底特律破产现象,当然网上疯传说无锡现已破产,这是对中国ZF运行体制的不了解,无锡是不会破产的,无锡市的债务固然沉重,但是中国ZF拥有所有的土地、山川、河流,一切自然资源,包括事业单位的若干没有进入到国资的资产,全部是ZF的,所以考虑到这个因素,无锡市较难破产,甚至不可能破产,我们那点区区多少万亿的债务,在比起中共拥有的庞大的山川、河流、矿产、基础设施等等,那差得远。你不讲别的,你就算算,如果按照公允价值评估,你说中国铁路有多少资产,当年用工程兵的血、肉体铺出来的隧道,今天评估的话,这个价值还能用金钱评估吗,这得用多少万亿才能估得过来,这是无知的一个看法。
PPP,我们目前正推得比较艰难,截止到上个季度,我们各地签的各类PPP的协议,协议用资最后会达到1.3万亿,到整个今年,可能我们最终PPP能够发展到将近2万亿的规模,但这个比起ZF想要得到的,还是要小。你们知道这次我们在未来五到十年里面,光是城镇化投入要进去38万亿,这里的农田水利,高铁,高速,部分含在城镇化,部分没有含在里面,所以PPP发展,我们认为还没到一个合理的地步,所以克强总理不是最近又开了一个会,加强特许经营,推动PPP,又出台了很多东西。关键是民营企业比较狡猾,不肯出手,以及持币观望,还有你要做N多的许诺,所以好PPP项目,现在推出来的还比较少,还没有形成PPP市场,让民营企业拿着钱,去好多项目里来挑,PPP还没有纳入到产权交易市场,拍卖,信息公示这么一个层面来,还是各案各议,谁有关系,谁有门路,谈着谈着,谈出一个PPP来。下一步PPP信息的公示,PPP项目的PK,展示,包括PPP的风险的再保险,还有PPP基金,就是本身不会有一些企业家直接来谈河北的,河南的,山东的PPP项目,他就本身是把钱放在基金里,由若干的机构分别做基金下面的公司,项目公司,去做PPP,这时候整个中国PPP才能动起来。那么现在PPP,我们优先鼓励在市政、交通设施、公共服务,包括其他领域用起来,但现在来看的话,最成熟的还是市政设施,它是可控的,封闭的项目。其他项目都是不封闭项目,是开口的,所以我们现在不大敢。
那么围绕着各类项目的盈利性,我们也推出经营性,准经营性,盈利性,按照公益性,准公益性,市场性,我们也展开不同的PPP。那么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PPP,也呈现了新的面貌,新加坡模式是ZF投完以后,由社会企业买走,把这个基础设施买走,你市场化经营去,香港是由民营企业帮我建好以后,地铁还给我,物业你拿去经营,而中国是把所有建投任务,按照7:3的比例,划为AB两部分,A包括洞底车站等土建工程ZF投资,B包括车辆信号设备等资产,由社会来投资,由PPP来投资,这是目前各地在探索的方式,核心是分拆和组合。现在不是PPP推不动,而是其中你没法,或者你比较笨,没拆出市场化的一块,让民营企业敢去投,你现在一个铁馒头直接放在民营企业前面,民营企业不敢啃,要从铁馒头里抠出一点肉,让民营企业去吃肉,然后把铁,比较困难的让国有企业背,或者财政来担保,或者用ZF回购,你民营企业去投,你不用管运营,我约定价格,约定质量,到时候只要质量过,我就按照约定价格回购,这样的话,民营企业敢投。现在PPP各地推不动的关键,其实是分拆组合上面出了问题。那么最近,PPP如火如荼,继去年发了几个文以外,这次克强总又推动对特许经营,全面支持,重点突破等等一些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