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要了解一下这个调查的意义是什么,产业分析的目的是了解产业发展的各种宏观和微观的条件和变化,从而推导出产业未来的趋势和变化.
那么针对这2两个分析的方向,
在宏观方面,常用的是PEST分析法(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文化 Socio-cultural、科技Technological),也有扩展为PESTLE法的(加入法律 Legal、环境Environmental).这些都是比较宏观的.这些研究是有一个具体的学科的,叫做 businessenvironment. 基本上整个产业的所处的一切条件都是分析的基础.
在微观的方面, 往往是在以一个具体的企业为切入点,将具体的企业作为范例来对照产业中的各种情况,将企业本身的发展与产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关注,则会使用一些SWOT的模型.
还有一个综合的常用模型是Porter's five forces analysis. 但是我觉得这个模型有几个缺陷,,内外部的元素混杂在一起,思路不太清晰.第二,这个模型是1979年的模块,划分的非常粗略,很多信息无法归类.第三,比较缺乏对于经济环境的归类,条件分析不足.第四,此模型在具体分析产业中的某一企业更为适用.建立的初衷也在于此.
PS:这3个模式,网上已经说得很具体了,我就不累述了.
第二,方法,渠道和资料来源.
宽泛的收集产业资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作,而且很多信息是重叠的,而另一些信息又是缺失的,所以往往造成调查中常见的'先入为主'的问题,从而形成'导向性'错误. 针对这个问题有2点建议:
a. 按照PEST分析法,分门别类的列出具体的条目,针对具体的细分项目,收集材料.在收集的过程中, 排除自己主观性,将所能找到所有的数据,按照时间罗列出来.信息来源以学术论文优先,企业年报次之,专业新闻再次的顺序来印证信息可信度.(survey research)
b,以一个或多个产业内企业年报为基础.大型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每年都会做产业分析和本企业年报.可以在企业调查的基础上,提取所需的行业动态,并把企业的举措作为行业内行为分析和做例子.有很多的companyportfolio可供借鉴. (casestudy)
PS: 因为绿坝大叔神一般的存在, 实在不太方便给你提供一些操作范例了,抱歉
PS2: 因为已经不是学生了,不能使用以前学校6000胖子一年的database了,好悲伤.难度加大了..
第三,一点提示
因为,产业分析往往是和市场相结合的,而无论市场还是产业发展,都更关注于未来,趋势是研究的重点,那么在推论未来可能的时候,过去到现在是一个发展的走向,现在则是具体数据发展向未来的基础,所以有几个数据/元素是非常重要的.
- 市场容积 size, increasing/decreasing speed
- 顾客分析 buying behavior,bargaining power
- 社会发展 culture, social, ethic (eg. 公益,环保,认知)
- 科技发展 (产业本身,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涉及到产业升级及发展-趋势的推进力
- 法律法规 (产业本身涉及的行业法和相关条例,eg.绿色环保组织的碳排放条例就涉及了很多产业)
- 商业模式 (eg.互联网模式,facebook模式,微博模式)
- 产业领导者行为
PS: 请在分析模块中加大关注力度,不要脱离模型
PS2: 建议在调查的时候,加上一些限定词,比如说中国的XXX市场中的XXX类型等缩小范围的限定,可以使调查报告更为准确和针对,避免产业中的很多情况的不通用性.
大纲的话,仅供参考吧——
一、基础知识
二、经营环境
三、市场特征
四、商业模式分析
五、产业链
六、业内主要企业
七、未来发展趋势
八、成功融资案例
九、行业评价
十、其他
论坛上也有不少相关的内容,不妨看一下。
方法论:从哪些方面收集数据去分析一个行业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https://bbs.pinggu.org/thread-3431977-1-1.html
如何着手分析一个行业——入门篇
https://bbs.pinggu.org/thread-3063271-1-1.html
《证券分析》教你怎么分析一个行业
https://bbs.pinggu.org/thread-65677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