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80 0
2015-07-18

     放宽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市有助于银行间市场形成合理均衡的价格

     央行近日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提高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以下统称相关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市场的效率,相关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向央行完成备案后,可在银行间市场开展债券现券、债券回购、债券借贷、债券远期,以及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其他经中国人民银行许可的交易。相关境外机构投资者可自主决定投资规模。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王军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取消银行间境外机构投资者购买境内市场债券的限制,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重大举措,为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积累经验,丰富了我国银行间市场的参与主体,有助于银行间市场形成合理均衡的价格。

   央行的通知亮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在于放开了境外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市场,取消了原来的额度限制,相关境外机构投资者可自主决定投资规模,只需备案管理。另一方面,交易品种拓展到了借贷、远期以及利率互换等,以前只能投资于现券和回购。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取消境外央行购买境内市场债券的限制或刺激部分央行对中国债券的购买,因为各国央行对人民币资产兴趣浓厚。这种自由的债市准入将刺激公共部门对中国境内市场的新一轮投资。

    渣打银行估计,已有逾60家境外央行投资了人民币资产,其中包括存款和债券。根据中国央行的数据,截至4月底,境外央行持有价值约1075亿美元的人民币资产。

    王军表示,该项措施将有助于加强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同时,该项措施将促进我国资本市场一定程度的开放,扩大了境外机构投资者对人民币的认可,为人民币最后被广泛接受奠定了基础,长远来看,放宽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市将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和离岸市场规模扩大,客观上存在着购买人民币金融资产的需求,但资本账户管制和有限的债券市场规模制约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放开境外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利于推动人民币从结算货币到投资货币再到储备货币的转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