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883 0
2015-07-20
中国央行救市是中国版量化宽松? 英国《金融时报》 吴佳柏 北京报道

最近几天,中国央行采取了史无前例的措施以使中国暴跌的股市企稳,这被部分人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量化宽松。

然而,分析师表示,中国的举措更类似于2008年金融危机最严重时西方央行为稳定信贷市场而推出的紧急措施,与后来逐步推出的、旨在刺激实体经济的大规模债券购买计划明显不同。
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美联储(Fed)曾创设了新的借贷便利,允许银行把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及其他“有毒资产”用作抵押品,而当时,对这类资产的正常需求已经崩盘。
与此类似,在中国央行向中国证券金融公司(China Securities Finance Corporation,简称:证金公司)发放贷款为购股提供资金的过程中,央行也扮演了资产最后买家的角色,而这些资产正是公开市场投资者不愿买入的。上述两种干预手段,都扩大了货币的供应量。
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亚洲经济(日本除外)研究主管陶冬表示:“这与美联储式的量化宽松并不完全一样,不过它同样是通过非常规政策和市场干预行为,来达到遏止市场恐慌情绪及阻断抛售行为连锁反应的目的。
“考虑到这关乎社会稳定,而系统性金融风险也十分明显,我们预计如果市场状况没有稳定下来,中国ZF会发出‘不惜一切代价’的声明。”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在欧美实体经济复苏依然乏力之际,各国央行曾采取过一种不同形式的量化宽松计划:买入长期国债。在欧元区,债券买入仍在进行当中。不过,这种量化宽松计划与中国央行采取的措施存在显著不同。
西方央行买入债券旨在刺激实体经济。通过压低长期利率,当局希望能促使居民和企业买房和扩建厂房。相反,中国央行的举措则明确针对股市。
麦格理证券(Macquarie Securities)中国经济学家胡伟俊(Larry Hu)表示:“如果中国央行确实从投资者手中买入股票,这么做绝对会向实体经济注入资金,实质上无疑是一种量化宽松。
“但中国央行头脑中考虑的是救市,而不是像(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本•伯南克(Ben Bernanke)推出量化宽松时那样,考虑的是刺激经济。”
另一个区别在于背景。西方央行是在它们的标准货币政策工具——短期利率——已处于或接近为零、无法进一步下调利率的情况下,才开始买入债券。
中国央行去年11月以来已经四次下调基准利率,但目前为4.85%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还有进一步下调空间。然而,在股价暴跌的背景下,借款成本下降无法说服投资者买入股票。
此外,不同于西方央行的债券购买,中国央行没有将股票直接纳入其资产负债表,而是以证金公司为渠道向市场注入资金。经济学家表示,实际上二者的效果大体是相同的,因为向证金公司借出资金也创造了新的货币并提振了对股票的需求。
不过,利用证金公司确实给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提供了一些保护。尽管中国央行提供给证金公司的贷款的安全性与股价密切相关,但证金公司拥有可以弥补部分损失的股本。即使证金公司买入的股票价格下跌,证金公司也能够向中国央行偿还贷款。
一家央行无论是直接持股还是间接持股,它面临的更大难题都是如何退出。正如批评西方ZF债券购买计划的人担心发达经济体现在对量化宽松“上瘾”一样,中国当局也面临着类似的风险:一旦证金公司试图脱手其积存的股票,市场动荡会迅速重现。
中国央行并未披露其向证金公司放出的贷款的规模,只是表示提供的贷款是“充足”的。这使得中国央行的举措与西方的量化宽松难以进行直接比较。不过,既然通过证金公司向股市注入新创造的资金的机制已经就位,中国央行显然已准备好在必要时大显神威。
“核心举措将是中国央行通过证金公司加大或直接加大流动性支持,使之成为一个事实上的量化宽松计划,”法国兴业银行(Société Générale)中国经济学家姚炜写道,“但我们并不确定拥有改革思维的中国央行愿朝这个方向走多远。
“如果股市不能迅速企稳,ZF应当谨慎行事,不要向这个目标投入太多资源。”
译者/何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