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m29]

[学科前沿] 《道德经》与经济学(保卫《资本论》作者开讲啦) [创新发展] 《论语》与经济学(《道德经》、吾人经济学之续) |

| 1.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 |
| …… | …… |
| 4 乍一看,交换价值是一个数量关系,一类使用价值与另一类使用价值的交换比例,随时间和地点不同而不同。因此,交换价值看似是某种偶然和纯粹相对的东西,看似矛盾的一个说法是,交换价值是商品固有的价值,是与商品不可分的。现在,让我们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 | 交换价值是一个数量关系,是一类商品与另一类商品的交换比例,随时间和地点不同而不同。因此,交换价值是偶然和相对的。交换价值不是商品固有的,并非与商品不可分,而是取决于交换双方当时赋予两种商品的重要性或主观价值。 |
| 5 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按照不同比例交换其他商品,例如一夸特小麦交换x量鞋油、y量绸缎、z量黄金等。因此,小麦有许多个交换价值。不过,由于x量鞋油、y量绸缎、z量金等都代表一夸特小麦的交换价值,那么,x量鞋油、y量绸缎、z量金等,作为交换价值,必定都能够互相代替,或者说都相等。由此可见,第一,特定商品的多个有效交换价值表示某个等同的东西。第二,交换价值仅仅是包含在交换价值中的某种东西的表达方式,现象形式,然而这种东西又不同于交换价值。 | 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按照不同比率交换其他商品,例如,一夸特小麦交换x量鞋油、y量绸缎、z量黄金等。小麦的交换价值表现为x量鞋油、y量绸缎、z量金等。一夸特小麦在特定情况下偶然交换x量鞋油、y量绸缎、z量金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能够互相代替或相等。总之,第一,特定商品在某个时刻的交换价值表现为与多种商品的交换比较,但这并不表示某个等同的东西。第二,交换价值并非交换的商品固有的某种东西的表达方式。 |
| 6 让我们以小麦和铁这两种商品为例。不管二者的交换比例是多少,其交换比例总是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一定量的小麦=若干量的铁,如1夸特小麦=a英担铁。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告诉我们,在两种不同的物——1夸特小麦和a英担里面,有等量的某种共同的东西。因此,这二者必定都等于第三种东西,它自身不是两者中的任何一个。这样,二者中的每一个,就交换价值而言,必定可以简约为这第三种东西。 | 让我们以小麦和铁这两种商品为例。不管二者的交换比率是多少,其交换比率表达的是方向相反的两个价值不等式。比如,1夸特小麦交换a英担铁。这一交换说明什么呢?它告诉我们,在拥有小麦的人看来,1夸特小麦的重要性(效用)>a英担铁的重要性,同时,在拥有铁的人看来,1夸特小麦的重要性<a英担铁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无法推论这二者必定都等于第三种东西,它自身不是两者中的任何一个。这样,二者中的每一个,就交换价值而言,无法简约为假想的第三种东西。 |
| 7 一个简单的几何学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为了计算和比较不同直线多边形的面积,我们把它们分成三角形。但是,三角形的面积是用完全不同于它的可见图形的东西表达的,即底与高的乘积的二分之一。以相同方式,各种商品的交换价值也必定可以用对于它们来说共同东西来表达,而它们各自代表这种东西的一个较大或较小的量。 | 固然,为了计算和比较不同直线多边形的面积,我们把它们分成三角形。而且,三角形的面积是用完全不同于它的可见图形的东西表达的,即底与高的乘积的二分之一。然而,几何图形是没有颜色、厚度和强度的。如果我们无法证明交换的商品像几何图形那样从根本上由同质的东西组成,那么,也就无法把交换的东西像几何图形那样简约为它们包含的同质的计量单位,从而决定它们的交换比率。 |
| 8…… | |
| 9 如果不考虑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就只剩下一个共同性质,即它们都是劳动的产品。可是,劳动产品也经我们手而发生变化。抽去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也就同时抽去了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和形式,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桌子、房屋、纱或别的什么有用物。它们的一切可以感觉到的属性都消失了。它们也不再是木匠劳动、瓦匠劳动、纺纱劳动,或其他某种生产劳动的产品了。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消失,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也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 | 可以说,商品都是劳动生产的。然而,劳动是不同质的。生产桌子、房屋和纱的分别是木匠的劳动、泥瓦匠的劳动、纺纱工的劳动。商品交换的实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不同劳动的交换。由于分工提高生产力,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或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交换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比自己直接生产需要的东西来得更有效率。政治经济的任务是说明什么样的制度利于分工,给擅长不同劳动任务的人指派恰当的任务,是天生和后天学到的不同才能得到充分利用。抽掉各种劳动的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也就抽掉了如何组织生产的问题。 |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