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819 96
2015-06-08


网友:商业世界,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发生了兴趣!!


这是《论语》与经济学的探讨范围,专论“德”范畴!




吾人经济学:从道德文章到经世济民

以及

《道德经》与经济学(保卫《资本论》作者开讲啦)


之延伸讨论!!


本楼主曾经特别设贴:


保卫《资本论》写作主旨和作者寄语





因,无人相应,被沉默了。这里,拟把疏狂图一醉,愿为他人做嫁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6-8 10:13:22

这是“龙行天下,保卫《资本论》”的主旨!!

保卫《资本论》作者组,寄语于此,当时黄佶先生不理解,以为搞什么封建主义,看来他是笑谈了。

大家进一步想想看,它和《21世纪资本论》有啥子不同呢??


[学科前沿]
保卫《资本论》:一本好书


[学科前沿] 《资本论》最新图书:“保卫《资本论》”与其他类别的区别



请阅读批评!!

和“保卫《资本论》”有关的最新的电子版

许光伟2015:我为什么与如何写《保卫资本论》草稿.pdf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8 10:25:59
请阅读批评!!

和“保卫《资本论》”有关的最新的电子版

许光伟2015:我为什么与如何写《保卫资本论》草稿.pdf



一般人认为,

《论语》是文化教育作品,只是包含有伟大的经济学思想!!

 如,《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通俗易懂,将《论语》里的大仁大义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方法结合现代,以平白的语言表述出来,使读者受益匪浅。



但其中也包含了很多经济学的思想:例如说



  1、消费理论。 在《学而第一》、《八佾第三》、《述而第七》和《卫灵公第十五》中,孔子分别提到“贫而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礼,与其奢也,宁检”,“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君子忧道不忧贫”,这些都提倡君子应该安贫乐道,崇尚节俭,反对奢靡,对于个人,如果他能贫而乐道,当然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但是如果一个国家也贫而乐道,那这个国家如何发展经济,如何社会进步?节约虽然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经济领域,它只是一个中性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取得收入后,可以消费,也可以储蓄,按照我们传统观点,理应都储蓄起来,但实际上储蓄也只不过是为了以后消费,它只不过是让你忍耐一段时间,而作为这种忍耐的报偿就是利息收入,因此消费和储蓄只不过是个时间的问题。目前中国的高储蓄和低消费虽然部分原因是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但和孔子的这种崇尚节约的思想也有莫大的关系。

  2、“藏富于民”思想。《颜渊第十二》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尤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本段话的意思是鲁哀公问有若“遭了饥荒,国家经费不足,怎么办?”有若回答“为什么不实行彻法,让百姓只交十分之一的田税呢?” 鲁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的税,国家都还不够用,怎么能减呢?”有若答“如果百姓够用,您怎么会不够用呢?如果百姓不够用,您怎么会够呢?”这种百姓富足,国家就富足的思想,就是典型的福利经济学中藏富于民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3、公平原则。《季氏第十六》“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段话里孔子就提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均”相比“贫困”是更重要的问题。这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都重视效率问题,而忽视公平问题的中国是很有教育意义。目前中国的经济已经发展起来,不再属于贫困阶段,那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就应该考虑让大部分人富起来,这就需要国家财政政策的扶持以及充分发挥其二次分配的功能。

  4、信用问题。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意识到信用的重要性,所以在《子路第十三》中提到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在《为政第二》中也提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用其实是一种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体现一定的债权和债务关系,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如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发行纸币,银行吸收存款,企业使用支票、汇票等信用凭证,把银行存款从付款人转给收款人。企业之间采取延期付款和预付款项等方式签定购销合同,这都是信用活动。信用活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好的信用环境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坏的信用环境只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等等,诸如此类的经济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8 10:27:25


其实不尽然

[学科前沿] 《道德经》与经济学(保卫《资本论》作者开讲啦)

谈到:

一,经济学的源头是《道德经》

二,《道德经》研究的两个基本范畴“道”“德”,是经济形态社会理论的总纲。

三,《道德经》总览了《资本论》的逻辑。



既然如此,就不能狭隘看问题:


要之,在读完这本书之后,不能只是觉得《论语》作为儒家文化的源头,也不能仅仅是于丹教授所表述的内容,那些只是冰山一角……


所以,必须继续阅读《论语》的原文,深入调查各类与之相关社会历史,查阅相关资料…………


之后,您会认为:《论语》固然主要讲的是“礼”“仁”“义”,但道不远人,它是《道德经》的补充和继续,本质上是讲“吾人经济学”的啊!!


果真是,龙行天下,保卫《资本论》,做本来行动楷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8 10:29:42



还有啊,您对

三  人  行 



真的是懂得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8 10:31:33
您知道,什么是


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吗吗!!吗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