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5-7-30 08:31:09
关于劳动价值论,你就先学学这个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30 10:51:24
YJDWII 发表于 2015-7-30 08:31
关于劳动价值论,你就先学学这个吧。
这个楼我看过,劳动力价值论,是一半的真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15 03:45:17
fujo11 发表于 2015-7-21 08:49
价值决定交换价值,还是走在古典学派和效用学派一维认识论的老路上。这个判断是准确的。
但是,如果楼主 ...
这不是一维的问题。你所推崇的多维度,还是”价值决定交换价值“之论,不过是”成本价值论“的又一个变种罢了,可与黄焕金的耗费价值论有一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15 04:06:53
YJDWII 发表于 2015-7-21 08:31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计量对象,交换价值是价值的量。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价值的两个面。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 ...
你这是哪门子”劳动价值论“?你标题和主贴说得是这个吗?
劳动之所以进入价值论领域,是因为分工是劳动的分工、交换是劳动的交换。对此的正确理解是,价值不决定交换价值,而是由交换价值(成交价格)所表现
用劳动价值论来强调劳动在创造财富中的作用,往好里说,是笨拙的;往坏里说,是不符合交换事实的。交换中,从买方看,自己生产或其他人生产的效率低于某人,则愿意向后者购进,用货币经济下的说法,就是向后者购买是便宜的;从卖方看,自己生产的效率高于他人,则愿意销售并向他人索取高于成本的价格,货币经济下,就是销售是有利的。竞争出现后的一些特殊情形,并不能否定交换的互利性质。劳动价值论的所谓等价交换,就是不符合交换事实的胡编乱造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15 06:41: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15 09:07:44
罗鹏 发表于 2015-8-15 04:06
你这是哪门子”劳动价值论“?你标题和主贴说得是这个吗?
劳动之所以进入价值论领域,是因为分工是劳动 ...
我说的劳动价值论是:
价值是劳动
价值量是劳动的时间量或由劳动的时间量来计量
前者回答的是是什么,后者回答的是是多少
你所理解的或你所反对的劳动价值论又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15 09:56:36
真正的劳动价值论是从效用价值演化而来的。
因此,劳动价值论实质是效用价值论的特殊形式
-------------------真正的劳动价值论是从对效用价值论的批判而来的。因为,我们实际上是以劳动耗费的程度来衡量效用的,愿意付出更大的耗费,即说明效用更大,相反,不愿意付出耗费的,即说明效用更小。在此同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物的边际效用越加缩小,因此,劳动可以使单位效用变得没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15 13:55:52
hhj 发表于 2015-8-15 09:56
真正的劳动价值论是从效用价值演化而来的。
因此,劳动价值论实质是效用价值论的特殊形式
------------- ...
不懂价值不懂量,抄点会计冒充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16 10:56:33
YJDWII 发表于 2015-8-15 13:55
不懂价值不懂量,抄点会计冒充经济学
你懂价值?你不抄?你看懂了我的上面的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9-15 20:57:51
李嘉图劳动价值论原本就是正确的,并不因为他自己的怀疑而不成立
马克思并没有解决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困惑,又何来继承和发展
李嘉图的酒窖问题其实是计量问题
计量的前提是同质,同质就是平衡或等效
平衡或等效的比例就是量
我们始终没有搞明白什么是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1 07:51:11
12小时劳动的价值等于12小时劳动,这是绝对价值,并不是 没有意义
12小时劳动的价值等于若干社会必要劳动,这是相对价值
工资是劳动的价格,是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
个人必要劳动的价值量就是其相当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工人出卖的是劳动而不是劳动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2 14:04:38
crj302 发表于 2015-7-20 16:35
马克思给个葫芦你就照着画瓢,你就知道他的葫芦不是扭曲的?货币不过是计价的方式,每个人使用货币的方式都 ...
我对楼主持与你同样看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2 15:55:16
crj302 发表于 2015-7-20 16:35
马克思给个葫芦你就照着画瓢,你就知道他的葫芦不是扭曲的?货币不过是计价的方式,每个人使用货币的方式都 ...
不是“2元的货币里包含着一样的劳动”,而是   2元的货币里包含着等量的劳动
否则,就是2元不等于2元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2 15:55:53
乘法 发表于 2015-10-22 14:04
我对楼主持与你同样看法
不是“2元的货币里包含着一样的劳动”,而是   2元的货币里包含着等量的劳动
否则,就是2元不等于2元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2 15:56:08
乘法 发表于 2015-10-22 14:04
我对楼主持与你同样看法
不是“2元的货币里包含着一样的劳动”,而是   2元的货币里包含着等量的劳动
否则,就是2元不等于2元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2 20:58:52
crj302 发表于 2015-7-20 16:35
马克思给个葫芦你就照着画瓢,你就知道他的葫芦不是扭曲的?货币不过是计价的方式,每个人使用货币的方式都 ...
你对货币的理解其实和马克思是一样的。在你们看来,货币是没有价值的,货币只不过是一个参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8 20:51:28
2.2.2 力量F与劳动价值论

劳动决定价值这一思想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配第提出。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卡尔·马克思也对劳动价值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发展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从广义动量定理Fαt=MV的角度来说,劳动F在时间t上的积累就是成果MV,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劳动创造价值。

2.2.2.1 什么是劳动价值论

亚当•斯密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是原始的购买货币。他在《国富论》中写道:“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能在什么程度上,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但自分工完全确立以来,各人所需要的物品,仅有极小部分仰给于自身劳动,最大部分已须仰给于他人劳动。所以,他是贫是富,要看他能够支配多少劳动,换言之,要看他能够购买多少劳动。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说来,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因此,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任何一个物品的真实价格,即要取得这物品实际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劳动是第一价格,是原始的购买货币。世间一切财富,原来都由劳动购买,非由金银。”

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写道:“如果把不能由人类劳力增加的物品除外,则交换价值的基础,确乎是人类的劳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一个使用价值或财货所以有价值,完全是因为有抽象的人类劳动,对象化或物质化在其中。”马克思写道:“劳动过程的基本要素,是(1)人类的目的活动(即劳动),(2)劳动对象和(3)劳动手段。……劳动过程是由人的活动,用劳动手段,在劳动对象上,引起预先企图的变化。……劳动量以劳动时间测定,劳动时间又以时日等等测定。”商品的价值在劳动过程中产生。”马克思论述了商品的价值需要由劳动,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劳动时间产生,这四个元素分别对应广义动量定理Fαt=MV中的力量F,作用点,方向α和时间t。马克思写道:“每一种有用物,如铁、纸,等等,都可二从见地去观察,即质和量的方面。”马克思所说的质和量与广义动量定理中成果nmV中的m和n相对应。

                              2.2.2.2 劳动如何创造和增加价值呢?

劳动价值论论述的是劳动可以创造和增加价值,那么劳动是如何创造和增加价值的呢?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述了专业化与分工合作可以增加价值,这一点作者将在《方向α与斯密的专业化》进行详细的论述。

除了实时的劳动可以创造价值,资本和土地也能创造价值。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一种商品一般所应交换,支配,或购买的劳动量,已不仅仅取决于生产这种商品或获取这种商品一般所须投下的劳动量了。对于支付工资提供资料的资本,亦须付以利润,所以,须添上一个追加量。一国的土地,一旦完成成为私有资产,有土地的地主,便爱在别人播种的土地上,取得生产物,甚至,对于土地的自然生产物,要求地租。……工资,利润,地租,对于一切交换价值,可以说是三个根本源泉,同时,对于一切收入,也可以说是三个根本源泉。一切收入,结局,都是这三种收入的派生。”

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写道:“劳动,机械,资本联合使用在土地上面,所生产的一切土地生产物,分归社会上三个阶级,即地主,资本家与劳动者。地主有土地,资本家有耕作土地的资本,劳动者则以劳力耕作土地。”资本和土地之所以也能创造价值,是因为资本的积累以及土地的占有权均来自三种社会的终极力量,资本来自与暴力(体力)和知识的积累,土地来自暴力的掠夺或者资本的交换。商品的价值是各种力量合成的结果,每一种力量都对商品的价值有影响。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分别对几种力量对价值的影响进行论述,在第一节中他论述了劳动对价值的影响,他写道:“劳动量增加,商品的价值增加;劳动量减少,商品价值低减。”在第二节论述了不同品质力量产生的价值不同,第三节,第四节和第五节论述了资本不同对商品价值的影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别论述了劳动F的大小,强度和时间对商品价值的影响,他将影响价值变化的分为四种情况,分别为(1)劳动日及劳动强度不变,劳动生产力可变;(2)劳动日与劳动生产力不变,劳动强度可变;(3)劳动生产力与劳动强度不变,劳动日可变;(4)劳动的持续时间,其生产力,其强度同时变化。

2.2.2.3 在劳动价值论中,如何衡量不同商品的价值呢?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劳动虽为一切商品交换价值之真实尺度,但一切商品价值,通常非由劳动评定。要确定两个劳动量的比例,往往困难。两种工作所费去的时间,往往不是决定比例的唯一因素。测定比例者,不应忘记它们的困难程度、熟练程度极不相等。难工作一点钟,比易工作二点钟,尽可包含较多劳动。需要学习十年的工作一小时,比较普通业务,所包含劳动亦可较多。困难程度如何,熟练程度如何,不易寻出准确尺度。……商品多与商品交换,从而多与商品比较;少与劳动交换,从而少与劳动比较。所以,评量商品交换价值,与其依照这商品所能购得的劳动量,倒毋宁依照这商品所能购得的别种商品量。”亚当•斯密认为工作的苦难程度,劳动力的熟练程度等不容易找出准确的尺度,所以以劳动产生的商品,也即是价格来衡量是比较合适的。他写道:“只有本身价值绝对不变的劳动,才是最后的真实的标准,一切商品的价值在任何时候和地方都可以用它来衡量和比较。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格,货币只是商品的名义价格。”

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写道:“支配商品相对价值量的,是生产它们所投下的相对劳动量。”李嘉图选用价格来衡量商品的相对价值,他写道:“因为要确示商品相对价值变动的原因,我才视货币为价值不变之物。但货币价值变动和商品价值变动,都可使商品价格变动。……应小心区别这两种变动——一属于商品自身,一则发因与媒介物。”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价值量如何测定呢?由其中所含劳动(形成价值的实体)量去决定。但劳动量以劳动时间测定,劳动时间又以时日等等测定。……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即是在社会标准的生产条件下,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与强度,生产一个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马克思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一件商品的价值。马克思写道:“一种商品,如其生产上必要的劳动时间不变,其价值量也不变。但生产所必要的劳动时间,随劳动生产力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实现在商品内的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商品的价值是力量F与时间t的乘积,马克思通过规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商品的价值,那么他如何衡量不同力量在相同时间产生的成果不同问题呢?马克思通过以社会必要劳动力作为衡量基准,得到不同劳动力相对于此的比值,来形成相同的衡量标准。他写道:“不论哪一个人,只要他的劳动力有社会平均劳动力一样的性质,且当作社会平均劳动力来使用,换言之,只要他的劳动生产力生产一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不比平均所必要或更多,它便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他将复杂劳动看成简单劳动的倍数,他写道:“简单平均劳动虽然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时代具有不同的性质,但在一定的社会里是一定的。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经验证明,这种简化是经常进行的。一个商品可能是最复杂的劳动的产品,但是它的价值使它与简单劳动的产品相等,因而本身只表示一定量的简单劳动。各种劳动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因而在他们看来,似乎是由习惯确定的。为了简便起见,我们以后把各种劳动力直接当作简单劳动力,这样就省去了简化的麻烦。”

无论是以价格,还是以时间来衡量价值,经济学家都希望能找到一个准确的参照标准,即通过准确的坐标系来衡量商品的价值,坐标系是不是不变的呢?在物理学上,爱因斯坦发现了速度有上限,后来发现了相对论,那么价值是否也有上限呢?是否也需要像速度那样在高速时需要做处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9 09:01:34
ggy5710653 发表于 2015-11-8 20:51
2.2.2 力量F与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价值这一思想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配第提出。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卡尔 ...
全部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劳动创造价值上。
重量是谁创造的/长度是谁创造的?搞清楚了这些问题,才可能正确理解什么是价值,才可能认识到价值与劳动的同一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9 09:21:15
ggy5710653 发表于 2015-11-8 20:51
2.2.2 力量F与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价值这一思想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配第提出。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卡尔 ...
从广义动量定理Fαt=MV的角度来说,劳动F在时间t上的积累就是成果MV,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劳动创造价值。
不是劳动在时间上的积累,而是劳动力劳动力*时间=劳动
力*路程=功
功不是力,劳动不是劳动力
价值是劳动,所以,价值不是劳动创造的,劳动创造价值就是劳动创造劳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9 11:40:03
YJDWII 发表于 2015-11-9 09:21
不是劳动在时间上的积累,而是劳动力劳动力*时间=劳动
力*路程=功
功不是力,劳动不是劳动力
力量在空间上的积累作用是动能定理,公式为Fs=1/2mvv;力量在时间上的积累是动量定理,公式为Ft=mv。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只是描述的方面不同而已,一个是从空间上描述,一个是从时间上描述,马克思选择的是时间上的描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一个使用价值或财货所以有价值,完全是因为有抽象的人类劳动,对象化或物质化在其中。”马克思写道:“劳动过程的基本要素,是(1)人类的目的活动(即劳动),(2)劳动对象和(3)劳动手段。……劳动过程是由人的活动,用劳动手段,在劳动对象上,引起预先企图的变化。……劳动量以劳动时间测定,劳动时间又以时日等等测定。”商品的价值在劳动过程中产生。”马克思论述了商品的价值需要由劳动,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劳动时间产生,这四个元素分别对应广义动量定理Fαt=MV中的力量F,作用点,方向α和时间t。马克思写道:“每一种有用物,如铁、纸,等等,都可二从见地去观察,即质和量的方面。”马克思所说的质和量与广义动量定理中成果nmV中的m和n相对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9 20:37:03
ggy5710653 发表于 2015-11-9 11:40
力量在空间上的积累作用是动能定理,公式为Fs=1/2mvv;力量在时间上的积累是动量定理,公式为Ft=mv。动能定 ...
引文请注明页码
“一个使用价值或财货所以有价值,完全是因为有抽象的人类劳动,对象化或物质化在其中。”
马克思这是混淆混淆再混淆
重量是什么?搞清楚了这个,才有可能明白什么是价值。
明白了什么是价值,才能知道价值究竟是不是劳动创造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9 20:37:05
ggy5710653 发表于 2015-11-9 11:40
力量在空间上的积累作用是动能定理,公式为Fs=1/2mvv;力量在时间上的积累是动量定理,公式为Ft=mv。动能定 ...
引文请注明页码
“一个使用价值或财货所以有价值,完全是因为有抽象的人类劳动,对象化或物质化在其中。”
马克思这是混淆混淆再混淆
重量是什么?搞清楚了这个,才有可能明白什么是价值。
明白了什么是价值,才能知道价值究竟是不是劳动创造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 17:53:3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把劳动价值论说的很清楚了,楼主似乎只是把它复述了一遍。
只是很可惜,楼主和马克思关注到了物物交换的实质是劳动的交换,但是却没有能进一步去考虑什么是“劳动”,确实,马克思说过,劳动无非是筋骨肌肉的消耗,但是却在这里就停止了对劳动的考量。
实际上,马克思和楼主都没能注意到,劳动无非是人们所耗费的代价,这种代价体现在筋骨肌肉对能量的消耗,而商品索取的是对创造商品的代价的效用的补偿。马克思看不清劳动,好像人们是通过劳动这么一种神秘的东西进行着交换,实际上,与拜物教无异,我姑且说是拜劳动教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 22:11:57
George963 发表于 2016-3-3 17:5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把劳动价值论说的很清楚了,楼主似乎只是把它复述了一遍。
只是很可惜,楼主和马克 ...
劳动是人类适应、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活动过程。劳动过程,或产品生产过程就是人类将自身的脑力与体力加载于物的过程。所有劳动的不同在于他们的具体形式,而所有劳动的相同在于他们都是一定脑力和体力的消耗过程,都是一定的时间过程。这就是不同的劳动能够在共同的基础上进行量的比较的前提。
商品则是劳动或由物所承载的劳动。所以商品交换的本质是劳动交换。劳动没有物化,劳动与物,如同软件与硬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4 09:02:21
George963 发表于 2016-3-3 17:5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把劳动价值论说的很清楚了,楼主似乎只是把它复述了一遍。
只是很可惜,楼主和马克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69806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4 09:03:25
George963 发表于 2016-3-3 17:5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把劳动价值论说的很清楚了,楼主似乎只是把它复述了一遍。
只是很可惜,楼主和马克 ...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长啥样?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69806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0 00:22:56
YJDWII 发表于 2015-8-15 09:07
我说的劳动价值论是:
价值是劳动
价值量是劳动的时间量或由劳动的时间量来计量
价值是什么的劳动?
具体说,就是二选一。
某物品的价值是指生产该物品的劳动,还是指该物品换回的生产他种物品的劳动?
没头没脑说价值是劳动,等于什么都没说。
再说,你说价值是使用价值的量,这说法当然会让人问你:你那是哪门子劳动价值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0 00:38:30
楼主你不过是看出了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破绽,否定其劳动力价值说。但你真得不懂老马建立他的剩余价值论的前提,依然基于劳动价值论。
马氏说商品交换领域遵循等价交换,就是明证。
而剩余价值论的编造过程,并不仅仅基于劳动力价值这一种编造,重要的前置环节还有物质资本价值转移论和活劳动创造新价值论这两个瞎编的玩意儿。而这两个编造,是基于他的劳动凝结论。而劳动凝结论,就使劳动价值论进一步堕入玄学:有的场合等价交换,有的场合是不等价交换(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或者按马氏的表达,V+M>V)。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0 00:46:08
仅仅劳动力价值这一个编造,并不能完成他的剩价论。
除了我已指出的物质资本价值转移论和活劳动创造新价值论,还有一个编造,就是马氏指认 工资=劳动力价值 这个胡编乱造之说。这些编造共同构造了虚假的剩余价值论。
但它的前提:商品交换是按等价交换的,则是正统的劳价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10 01:01:24
其实,到后来马氏要解释商业、金融的利润时,他又开始诡辩,放弃了等价交换之说,开始玩起了产业的剩余价值向商业资本、金融资本让渡的诡辩术。
玩诡辩,总不能自圆其说,于是撒了一个谎,要用十个谎来圆,接着用一百个谎来圆这十个谎,实在编不下去,干脆不出版后面的两卷,以后谁出版就爱谁谁了。
而如果贯彻劳动价值论的等价交换原则,则从根本上否定了利润和亏损的存在,这就更可笑了。所以斯密才编造了两种劳动价值:工人劳动在原材料上增加的新价值,而这种新价值一部分支付给劳动的价值和另一部分支付给资本的价值。如果生产中使用了土地,斯密就说劳动在原材料上增加的新价值还有第三部分支付土地的价值。斯密的诡辩是他脑子不够使,不能贯彻劳动分工论的结果,这种原始的“剥削论”却被像060这种诡辩论者推崇,认为比马氏更直接了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