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投资者中的大户之多超乎想象。"一位知情人士日前透露,前段时间工行和上海黄金交易所联合推出的"金行家"个人实物黄金交易,在交易笔数不多的情况下,短短15个交易日成交额量已接近7万克,直逼其他银行"账户金"5个月的交易量。业内人士指出,个人实物黄金投资出现这一新特点,意味着个人黄金投资进入"大户时代",逐步趋于成熟。 上海黄金交易所一位人士透露,尽管7月18日"金行家"交易系统正式开通时,取消了50克的交易品种,将投资门槛抬高至1000克,但是半个月的成交量已达6.7万余克。而来自建行上海市分行的数据显示,该行今年2月28日正式推出纸黄金品种"账户金",到7月底突破了8万克。 虽然成交量直逼7万克,但"金行家"交易笔数寥寥可数,不过几十笔。上述知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金行家"开通当天首笔交易就高达5000克,此后3000克、4000克的单笔交易占了很大比例。虽然至今开户数已经突破200户,但其中大部分投资者尚未出手,否则交易量可以轻易翻几番。 按照"金行家"交易规则,客户委托银行买入黄金时不得少于1000克,以目前的金价,个人投资者一次交易就要在11万元以上。"高门槛"非但没有成为阻碍,反倒吸引黄金投资者中的高端群体。 "参与'金行家'交易的客户绝大部分都是黄金投资者,而非炒金者。"工行上海市分行一位人士表示,工行"金行家"可以实现客户买卖"账户金"、赚取差价的功能,但其本质是客户通过代理,可以直接买卖金交所金库里的实物黄金。这完全能够满足中国客户藏金的偏好。炒金者会选择"账户金",但真正有投资实力、想分散投资的大客户一定会选择实金交易。 一位银行业人士分析,2003年中国的实物金条买卖不到5吨,2004年不到10吨,而2005年有望突破30-50吨,实物黄金投资会在高端客户群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投资地位。 日前,来自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消息称,世界主要投资银行之一的罗希尔父子(澳大利亚)公司的主要交易人员日前表示,此次人民币汇率改革将提高中国的黄金需求,并为今年年底金价上涨到440美元/盎司打下扎实的基础。 该公司交易部经理Heathcote说,"毫无疑问的是,重估会巩固金属价格,特别是黄金,可以从中国的立场使金属获得支持。" Heathcote认为此次人民币汇改将有利于推动中国内需。"去年,中国购买了230吨左右的黄金,其中有超过90%都是来自珠宝业的,我认为在这方面的需求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Heathcote说,"我认为今年需求增长的幅度要接近20%,高于去年的13%,中国的需求在总量上和印度相媲美只是时间问题了。"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