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希腊公投,反对欧盟的债务解决方案,因为欧盟的解决方案就是让希腊人勒紧肚皮过日子。那么对于希腊的债务问题,绝大多数的人认为,这一种赖账行为,所谓的欠钱的人是大爷。事实果真如此吗?
近几年,市场上流行很多货币战争之类的书,始作俑者大约是宋鸿兵,虽然其中不乏阴谋论的观点,但是不可否认,货币确实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它影响了国际关系,引起了金融动荡,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分配,产生了更多的不劳而获现象。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很久了。货币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价值尺度。我们过去信赖货币,是因为货币本身就包含了价值,那时候我们一般是使用贵金属作为交换媒介。当然贵金属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很多国家更喜欢纸钞,一般都是私人银行发行,我们国家过去有银票,钱庄发行的,道理类似,实际上就是信用货币。表面上看是纸,但是原则上有贵金属做抵押。二战后,美国人推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将美元和黄金挂钩,奠定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不可动摇地位。到了1973年,这个体系不行了,因为你手上的货币不能换黄金了,美国人赖账了,它告诉你,你的黄金没有了,只剩下这一张纸了,你爱要不要。
现代货币实际上完全是信用货币了,这个货币到底是有没有信用,其实就全靠良心说话了,所以真正掌控这个货币的,实质上是一个国家的政权。那么国家为了防止货币发行机构,特别是私人的货币发行机构,乱发货币,它实际上都有一套发行的机制。比如说美联储要发行货币,美国财政部就先发行国债,然后发钞行用现钞买国债,这样现钞就流入了市场。比如说香港的汇丰或渣打行要发行现钞,你就需要把美元储备抵押给香港外汇管理局。比如中国的央行要发行现钞,它实际上是买入企业外贸中结余的美元,发行的现钞数量取决于中国的外贸顺差。
欧元一体化之后,所有的欧盟国家都没有货币发行权了,发行货币的权力在于欧洲中央银行。它有一个重大的体制缺陷,就是债务危机。为什么会有债务危机呢?这个是由于剩余价值的转移现象造成的。我们做个假设,假设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封闭的世界里,我们村里除了种粮来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其它的产业就是生产玩具。那么玩具产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非常容易,企业的利润很高,我们年利润率高达20%,这意味着玩具产量可以用20%的速度增长。后来我们村决定上汽车,汽车是资本密集型的,那么别说20%的增长速度,就是10%的增长速度也非常了不起。如果我们村把所有的玩具厂统统都关了,大家一起上汽车,我们除了依然生产满足我们基本生存需要的粮食外,剩余的人力、物力全部用于造车,那么我们一定会发现,这个造车的经济增长是非常慢的。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玩具厂不关,我们汽车业的增长就很快,可能高达10%,但是此时玩具厂的利润就小了,大家都是10%。为什么有这种现象呢?这个就是产业的发展的特征决定的。低端产业发展非常快,但是容易饱和,所以低端产业的剩余价值会不断向高端产业转移,并实现社会的进步。
无论是任何国家都会存在一个共同的特征,低端产业是输血的,高端产业是被输血的。那么不同的国家之间,其实也是有这种现象的,比如说中美贸易,中国永远是顺差,美国永远是逆差,但是因为中美之间,彼此都有独立的货币发行权,所以它可以通过调整汇率的方式减少这个现象,尽量实现外贸的平衡,也就是让两国间交换的商品的价格尽可能是相等的。对于没有货币发行权的希腊来说,它实际上是没有办法实现贸易的平衡的,所以最终结果就是希腊的商品大量流出,德国等发达地区的货币大量流入。如果希腊和德国的矛盾,是国内矛盾,比如说就是我们中国,那么解决起来就很容易了。央行把落后地区的货币强行回笼,然后再补充给发达地区,比如说深圳。那么希腊和德国就麻烦了,因为大家不是一个国家。
通常统一货币后,类似希腊这样的落后地区都是货币净流入、商品净流出,所以当地都会沉淀大量的现钞货币。对于当地居民消化不掉的那些货币,ZF往往都会染指。这个现象不仅是希腊有,西班牙、意大利等欧盟二流国家都有,甚至于我们国家那些落后的省份也都有。这些滞留下来的货币,往往因此形成了地方性债务。这些债务,其实并不是德国人对希腊进行了投资,然后希腊人欠债不还。真是那样,德国人还不着急了,国家之间犯不上为了民间的债务纠纷争得面红耳赤的。真实情况是,因为你希腊人用了本来属于德国境内的发行的现钞,导致德国境内现钞不足,商品的流动性就差了,央行必须要补充现钞货币,但是这样就会有通货膨胀,欧元就不稳定了。德国人真正的如意算盘就是,让希腊人把德国人的货币再无偿的还回去,也就是央行强行回笼。至于德国人无偿占有的希腊商品,对不起,大爷我是不还的。德国人把自己打扮成无辜的受害家,占了人家的便宜,它还卖乖,让人家接受自己的苛刻方案,好像自己是个救世主。我们这些不明真相的围观者,还跟在德国的后面瞎起哄,为德国鸣冤叫屈,岂非是非不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