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扩大内需的一点小建议(一)
发扬福特精神
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到了中国,导致我们出口困难,但我们又内需不足,从而有温总理批2万亿搞铁路建设,用以扩大内需,后面接着还有5万亿搞公路、桥梁、码头等投资,还有政府提高出口退税率、支持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都会形成一个产业链,达到最终拉到内需的效果,另外,关于退税和升值保值之类别人提过的关于扩大内需的事,我不重提,我只是提一下我个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及自己的一些遭遇而产生的几点看法,纯属一家之言,现在这里发表一下:
第一,解决我们背上的三座大山,房子、教育和医疗,这个绝对是要的。值得乐观的是我们政府已经在着手了,效果会怎么样,大家只有慢慢等。
第二,大力宣扬福特精神,鼓励企业给工人发高工资,当然仅仅靠鼓励是不行的,还要有政策,福特当年也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这样做的,做“交易”的表面用道德什么的装饰一下。
第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要让我们总是买到假货,在耐克专卖店都有假货,在深圳华强北那一块的假货数不胜数,还美其名曰山寨手机,吴仪副总理跑那看一看,大家都藏起来,等一走又重出江湖。这是监管力度不够,制度不完善的大问题,你说我们怎么放心去消费?国家怎么扩大内需?
第四,就是要促进消费,提供消费保障,消费便利,不要让我们买个合格的产品这么麻烦,退个货这么难。
新三座大山这些掉了牙的话题我就不重复了,重点讲一讲后三点。
第一、发扬福特精神,这个是有条件着手的,现在的企业家时常提什么企业家精神,比如蒙牛将牛奶送到山区,看到他们喝的时候,牛根生说:“我们来晚了”;汇源在万荣县建个厂,说解决当地农民的水果销路问题,其实他们这样做到底为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老子的言论早就提醒了我们,“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认,有孝慈;国家错乱,有忠臣”。也就是说一个社会(企业)如果起劲地标榜和鼓吹道德或精神,这个社会(企业)就一定出了问题。结果了蒙牛的牛奶搞出个三聚氰胺,汇源也贵卖给了可口可乐,使我们支持民族品牌的热情一下子跌到了谷底。他们为什么鼓吹社会责任感和企业家精神?因为他们需要社会影响力,需要政府及人们的支持。既然企业和政府及人们存在着相互利益的关系,就可以做“交易”。
有些企业因为扭转资金不足而倒闭,而国家却在实行货币紧缩政策以抑制人民币流动性过大,浙江甚至因此而出现了“地下钱庄”,对于这一问题,国家不能给企业提供资金援助,也提供不了那么多,但不能提供不代表不能少取,也就是减税,17个点的税率确实太高了,如果不是因为可以抵税没有几个企业承受得了,既然中国已到减税之时,干脆趁热打铁。现在对于企业的税收基本上是“一刀切”,税率应该多设几个点,10%、12%和15%,当企业的人均工资达到多少或者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多少的时候,可以税率优惠,以此刺激企业给员工发高工资。不过现在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却在此基础上扣扣住宿费,扣扣伙食费,提高了等于没有提高,这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当然需要提高监查力度,另外我觉得有必要提高企业犯罪成本,象伊利蒙牛做出这样不合格的产品,处罚措施我是没有看到公布,只不过让那些有问题的牛奶下架了,他们回去再怎么弄一弄,又重新上架,还搞个买一送一,之后大家吃得没什么事也就忘记这事了。成本太低了,其它企业看到了就会说:“能有什么事,不合格嘛?返工就是了”。如果说用减税来发扬福特精神,做假的绝对很多,对于做假的处理不能太简单太草率了。前面那句老子的话又一次说中了要害,为什么现在社会上总是说要诚信、要讲商业道德,要讲廉政,因为我们太缺乏了。
对于发扬福特精神,我觉得国企应该带好这个头,即管现在许多国企被MBO之后跟私营企业差不多,但红帽子还戴着,你不敢为天下先,私营老板会?中国什么时候能出个福特,我们只能期待……
对我国扩大内需的一点建议(二)
保护消费者权益
我到耐克专卖店买双袜子是假的,到华强北买个手机电池也是假的,买电脑的时候给我配的“双飞燕”健盘和鼠标又是假的,长此以往,我购物的热情就大大降低,像我这样买到假货的人绝对不是少数,这样的话还怎么扩大内需?怎么拉动经济增长?对于打假,我觉得政府的力度还是不够。
一、宣传力度不够,虽然每年央视都会搞个3·15晚会,但作用不是很大,比如电子监管码,它的具体作用有几个人知道?偶尔看到刘德华在电视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二、打击力度不够。规定上说,9大类69种重点产品将在2008年6月底前全面实施电子监管,所有产品加贴电子监管码才能上市。现在大家去看一看,没有的贴的多着呢。在深圳华强北这样繁华的地段,都兴起了山寨手机,假货到处都是。再说说打假单位国家质检总局,自从出了三鹿奶粉事件后,信誉度明显下降。
关于保护消费者权益,我也点不成熟的建议就在此讲两句。
首先,要提高消费者的打假意识,包括防范、宣传、举报。给消费者一个意识,没有电子监管码的9大类产品,绝对不能买;宣传电子监管码的作用,最好是在超市、电子城等消费者常出入的地方贴个广告,刘德华电视里那十来秒钟有几个人看到了?消费者再进一步,想进国家质监总局的网站或者电子监管网查它的范围和作用,你要不是行家,还不一定查得到,你哪知道网站上的分类是怎么分的?又没有直接的链接可以点击,真不知道政府的网站起什么作用?太不便民了。再则就是提供举报便利,不要让12315形同虚设,打了电话也没人管,公务员都在打牌都有可能。
其次,加大打假力度,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没有贴电子监管码的商品在销售,还有那么多假货在流通?山寨手机死而复生,或者说根本没有死。
另外,除了打假外,我觉得很有必要打击奸商,提高奸商的犯罪成本,他们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打击奸商也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像赛格市场挂的牌子一样,提醒商户;二是提醒消费者,该拿的单据要拿,该盖的章要盖,该写清楚的要写清楚,等了出了问题后让打击部门有证据行事。
打假其实对于政府来说是个大问题,就像反腐一样,反了那么多年,腐败现象还是那么多,但有了问题我们总不能不解决,难解决就慢慢解决,制度不完善就尽量完善。要加大打假力度,绝对是要制定规章制度的,绝对是要加大执行力度的。
对我国扩大内需的一点建议(三)
促进消费
要促进消费,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了,当然也需要制定规章制度。
首先从服务着手,要为消费者提供便利。举个正面
例子,我以前所在的公司是做碎纸机的,表面明确标识只能碎
A4纸,但老外拿订书针放进去,硬币扔进去,还有将牛皮纸放进去的,最后将机器搞坏了,居然能够退货,说产品不行,然后退到我们生产商这里说要分析问题然后改善,我把机器打开一看不知道说什么了。再举个例子,一群人在商场里买衣服,他们试都不试,就直接拿到收银台去买单,然后拿到家里去试,他们就不怕穿不了?那是因为如果穿不了他们可以拿回来退,而且是全额退款,毫无条件。
美国就是这样为消费者提供保障,提供便利的,在中国我们退得了吗?“三包”里有包退,是产品在无人为因素的前提下而有使用问题才能退,然后消费者和销售者就在那左争右吵是不是人为因素这个问题。有几个人能够退得了?能够给你换就很不错了。这也是美国内需大的原因之一,这要归功于华盛顿,他为美国缔造了最现代最科学的政治体制,也诞生出了较为科学的经济体制。中国人买东西什么时候才能那样便利,那样有保障?
其次,从消费者着手,鼓励他们消费,这当然不是喊几句就可以解决的。这里有必要提一下理财,较为合理的是
1/3黄金理财法则:个人收入的1/3存起来,1/3去消费,1/3去投资。地区可以建立一个消费审核局,个人出示相关
文件证明你这一个月或者这一年的理财方式附合这一法则或政府制度的其它促进消费法则,然后你买房子就会更便宜,或者搞其它政策优惠。更便宜这事政府是可以通过房产税或其它政策来实现的。对于鼓励消费,美国又有例子可以看,两个中国人去办绿卡,一个财产有100万美元,但在某一段时间,他的财产在不停地运转,一会投资这个,一会消费那个。另一个有500万美元,他死死地存在帐户上,基本上没有动过。有办过绿卡经验的人肯定知道,100万的那位应该可以拿到绿卡,而500万的却不能。
这就是美国促进消费促进投资的制度,中国目前是没有的。前面之所以要说美国诞生了“较为科学的经济体制”,是因为它有缺陷,就是过度地倾向于消费者,这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而次贷危机是过度倾向于消费费的而导致的,买房子零首付,也不调查你后继是否有能力还贷,结果是不守约的人最来最多,拖垮了银行。看来什么事都不能做得太过火了。
对于扩大内需这个大问题,如果单单说以上提的这三点那远远不够,还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我只是提了阻碍中国扩大内需的几件生活中的小事,如果真的做到位的话,效果应该也是显著的。
这是我在我的QQ
空间里写的,转贴到这里来。
http://new.qzone.qq.com/278349624/infocenter希望大家顶一下,或者转裁,都是为了中国经济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0 22:51:0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