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发令导演”让《中国好声音》变了味_"好声音"变'好演技”好声音被曝黑幕,有网友爆料,导师点评移花接木,让谁晋级谁晋级。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四季开播以来,再次席卷综艺娱乐各大版面。在本周五晚直播的节目中,眼尖的网友却发现这样一幕——第一位学员杨宝心出场,导师那英老师在他唱一首歌的时间里,卷发直发来回切换。(7月26日 观察者往)
尽管套用的是国外节目的路数,但《中国好声音》可谓是中国选秀节目中里程碑式的存在。它已经不单单是一场音乐能力上的较量和个人魅力的释放,其背后承载的是很多人一生的命运,因此,《中国好声音》每个细节的严谨性都牵动着人们的敏感神经。节目被曝出的背后黑幕,可能断送的不仅是节目的忠实受众,更是一大批梦想人的追梦旅程。
自2012年7月《中国好声音》登陆浙江卫视,其就引爆了整个综艺节目的high点,一场音乐盛宴俨然成了全民狂欢。也正是因为“平民舞台”的节目性质,很多怀揣梦想但投师无门的有才之人将其奉为通往梦想之路的音乐殿堂。该节目的爆红有着必然性,巧妙的环节设计、强大的导师阵容、高超的唱功比拼、吸睛的节目赛点……这一切都频频将《中国好声音》推上热论至高点。
曾有人这样调侃真人选秀节目,“只要你有离奇的身世或者吸人眼球的泪点,真人秀里总会留一扇门给你”,一场场竞技赛也被人们戏称为“比惨大赛”。但《中国好声音》正是看到了人们对真人选秀中“秀”的过度敏感,才推出了独树一帜的听声辨英雄的节目设置,巧妙的让节目远离了选秀节目的“惯病”,并迅速被推崇。
无疑,这种节目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是公平的,它冲破了外貌、家境、气质、背景等等外界因素的限制,一切的选择都源于对唱功的欣赏,也因此很多人愿意为其孤注一掷,将毕生的梦想寄托于这个舞台,或者说仅仅是四位导师背后的短短几分钟。真人选秀节目就是因其不确定性吸引着一大波受众,《中国好声音》是一场没有剧本的“音乐剧”,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在这场剧里卖力演出,期盼着自己成为下一个华丽的“绽放者”,一旦节目出现了“幕后发令导演”,节目也就变味了。
如今,《中国好声音》已经不能再单纯追求收视率、点击率、热论度等等娱乐性质的东西,这是一场商业营销,但也不仅仅是一场商业营销,当节目真的由比唱功慢慢变为拼演技的时候,节目设置的初衷也就荡然无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