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291 6
2008-11-10


听过一个小故事,一个在石桥铺专营音响的老板,是某个国际品牌在重庆的独家代理商。他在零售音响的时候坚持高价策略,一门心思谋暴利,所以每天总是询价的顾客多而真正购买的人少。根据常识,我们肯定要纳闷,他为什么不愿意降低一点售价,通过增加销量提高营业额呢?
其实在他的营业收入中,自己的门店的零售收入所占比例很小,大部分的收入来自将产品批发给重庆各地的二级零售商。如果在他的门店中,实行低价策略就等于说是利用自身的成本优势跟二级零售商抢市场,这样势必打击二级零售商的积极性。相反,在自己的门店中实行高价策略,就等于在消费市场上为他所代理的产品树立了“价格标杆”,二级零售商可以因此也卖高价,并真诚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无奈的告知消费者:我这真的是最低价了啊,不信你到石桥铺的品牌总店去看嘛,我这里价格比他还低!这样一来,二级零售商销售这款产品的利润也上去了,在其所经营的众多品牌中,向顾客推荐这个品牌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随便说一句,我们在选购商品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有人喜欢向拥有信息优势的卖家询问意见:你说哪个好点嘛?你这里哪个卖得好些呢?其实卖家建议你的不一定是最合适你的,但是一定是利润率最高的。)通过全市广大二级零售商不懈努力带来的销量增加,哪里是代理商自己门店中因为价高而损失销售机会造成的利润损失所能够媲美的哦!而且,在消费者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样一类人,害怕买到假货,就认独家代理商,价高无所谓,往往卖给这样的顾客一件商品的利润数倍于低价策略下卖出一件商品的利润。如此这般,这位老板的日子过得可是滋润哦。而购买老板所代理的品牌产品的消费者,心中一定也很惬意,有的认为自己买到了最好的产品(二级零售商告诉他的),有的认为自己买到了便宜货(他发现了品牌代理商那里的售价比他的买价还高的秘密)。呵呵,你说这样的老板算不算聪明人啊!
其实,这样的聪明人多得不得了,他的营销策略还有无穷尽的变种,最常见的,我称之为“系列产品”策略。现在很多新产品,往往是以系列产品的形式推出,大到汽车、小到牙膏,配置有差异、价格有高低,不要以为厂商推出系列产品的目的真如他们所标榜的那样——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可能厂商真的有这样的考虑(我以最大的善意猜测),但是同时这实质上也是一种营销策略。首先,我以一种虚拟产品A为例,解释一下“系列产品”营销策略的原理。假设一家企业研发了新产品A,准备将其推向市场,聪明的厂商可不会让A产品到市场上去单打独斗哦,怎么办?在已经设计好的A产品中加点“作料”,整出一个功能稍稍强那么一点的产品A+,售价呢?比A却是明显高出一大截;再在A产品中去掉一部分明显的功能,整出一个弱弱的产品A-。接下来,A+AA-就以系列产品的形式粉墨登场,进入消费者的视线。想想一个普通消费者看到这3个产品会有怎样的反应?A+嘛,就比A好那么一点点,价格高出许多,不划算;A-呢,价格比A又低不了多少,差了明显一个档次,傻子才买。A呢,简直就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赶紧抢购吧!电脑DIY市场上的所谓主流配置就是这样诞生的。具体来说,以硬盘为例,现在的主流配置是120G,于是80G的硬盘价格肯定低不了多少。现实中,产品A+和A-所起到的也是“价格标杆”的作用,一般来说,A-更为常见。
不要以为“价格标杆”只有大企业才懂得用,这个世界啊,都是聪明人。在我们学校,有个东林餐厅,里面2荤2素的套餐卖4元,你要觉得2荤2素吃不完,没关系,还有1晕2素的套餐,只是价格只便宜了0.5元。这不,又是一个傻子才买的问题吗?所以,我在东林餐厅看到的,都是买2荤2素4元套餐的同学。在生活中也有现实的例子,婚礼上的新娘总是喜欢请比自己逊色的女子做伴娘,在我眼中,伴娘就是一尊嫣然伫立的“价格标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细致想一想,肯定有惊奇的发现的。
随着市场竞争的发展,“价格标杆”出现的范围越来越广,形式更加迷惑。前面提到的“价格标杆”是通过渠道差异化、品质差异化,这两种形式树立起来的。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价格标杆”有了新的表现形式——数量差异化,这种“价格标杆”对于像我这样理性并且心思细腻的消费者来说,有着“致命的杀伤力”。最后,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下“价格标杆”发展到了什么样的新境界。根据常识,如果消费者购买更多的产品通常能够获得一定的价格折扣,所以大包装的产品的单位售价一般来说低于小包装的产品单位售价。而我之前在重庆“好又多”超市买过一种“梦想”牌杂粮消化饼,觉得好吃就再去买。这次我先发现了有小包装的杂粮消化饼在卖,根据我的常识,我还是得继续寻找更便宜的大包装的产品。其实,两种产品就放在一起,找到大包装的产品之后,我应该直接选购了就离开吗?不会的,我说过,我是心思细腻的消费者,我还是要比较确认一下大小包装的单位价格。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小包装¥4./130g、大包装24./580g,小包装的产品单位价格比大包装的低,那大包装的产品谁买啊——傻子才买!尽管当时想不明白,为什么小包装的产品绝对更便宜,但是我还是很为自己心思细腻的发现而高兴——不然就当傻子了。一下子,买了4个小包装的,和我一起逛超市的朋友也买了2包。不过,现在结合我前面所讲的“价格标杆”来看,这个现象不难解释了,大包装的产品扮演的就是“价格标杆”的作用,而且不细心的人可能根据常识就选购了大包装。而我呢,自以为聪明的我被更聪明的厂商给戏弄了,瀑布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1-10 22:38:00
领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1 08:01:00
[em1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1 08:33:00
还真有这种情况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1 09:52:00
领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1 10:39:00
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