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布局,刘备夺取西川,兼拥荆州,等待天下时局变化,届时: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1、刘备自取西川,选择关羽镇守荆州,等待配合他兵出秦川。两路夹击,再战天下。公元219 年,关羽发动襄阳大战,水淹七军,斩庞德,俘于禁,曹兵降者,大约两三万人。他没像曹操一样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尽坑之。关羽的做法是,把孙权囤于湘关的粮草,搬过来给降兵吃。此举激怒了孙权。
此前,由于刘备夺得西川,和东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扭转。实际上已经从盟友转为敌对。 但关羽擅取湘关米,这件事成为压垮孙权容忍力的最后一根稻草。纵东岳大帝,也抵挡不住曹操与孙权两大军事巨头的联手夹击。东吴名将吕蒙径抄关羽后路,夺取了荆州地区。关羽孤兵难立,不得已匆匆西走,至麦城,遇伏兵,一世英名,留下了千古悲歌。
关羽正因为这个错误,彰显了伟大人格,成为带给人希望的武圣、财神,垂万世而受人景仰。
2、刘备在关羽遇害之后,宣布伐吴。但这是个错误的决定。蜀川帝国真正的敌人,是逼迫汉献帝禅位的曹魏政权。这个时候正是诸葛亮之《隆中对》所言的“天下有变”……诸葛亮出山,就为等这一天。 智慧的诸葛亮,选择了吞下彝陵之战的苦果。彝陵之战,刘备以七百里连营威慑东吴,东吴都督陆逊纵火攻之,蜀军兵败如山,刘备毫不惊讶地逃往白帝城。
唯有犯下这个错误,刘备才是刘备,他败而心安。
3、白帝城托孤,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看好了刘禅这孩子,如果他靠得住,你就辅助他。如果他太不靠谱,你就踢开他自己来吧。中国历史上,从未有哪个帝王对臣属说过这种话。诸葛亮是幸运的,和关羽、张飞同样的幸运,他们有幸追随了一位富有内心情感与人性的皇帝。刘备无负于他,他也不能有负于刘备。
是退亦死,进亦死,诸葛亮选择了鞠躬尽瘁,星殒五丈原。他证明了自己的伟大人格,和刘、关、张一样,成为中国人世代敬重的智慧象征。
摘自:《中国人:群居的食草族》,有改动